第一百五十八章 官逼民反[第2页/共2页]
如果方腊之乱不能快速安定,则伐辽一事,朝廷将无兵可派,幽州之地必为金国所取,则我大宋将失却最后的樊篱,其势危矣,两位爱卿都是联金抗辽的履行者,可有设法?”
赵佶感觉有些奇特,他的脾气是方向和顺的,对臣民也是和和蔼气的,欢畅的时候还能够跟大臣们踢踢球,遛遛鸟,赏赏花草甚么的,向来都没有逼过他们。
这本奏析来自寿昌,说是方腊正在寿昌集结,看模样寿昌是守不住的了,另有这本奏折来自杭州知府赵霆,说是方腊的目标应当杭州,叫朕派兵驰援!
赵佶没有来由思疑秦昊,看得出他的神采有些绝望,在他本来的假想中,秦昊既然能火烧梁山,也就能火烧方腊,现在看来,此路仿佛有些不通。
幸亏秦昊他们住在清风居已经有一段时候,不管是拱卫朝廷的禁军,还是衙门的捕快,都晓得这内里住的是甚么人,都晓得他们是火拼梁山的豪杰,是不成能收留叛贼的。
时候,只要时候才是赵佶现在想要的,只要尽快安定方腊,才气让雄师获得休整,才气达到伐辽的目标,是以,当他想到这儿的时候,又将目光投向秦昊。
只是,秦昊没筹算送他们出去,他们都是方腊手中的得力干将,如果送他们出城,回到江南,必将四周征杀,受伤害的永久是那些小老百姓。
看得出赵佶的确是被方腊搞得一个头两个大,在叹完这些以后,这才拿起那份盟约,接着说道:
驱逐秦昊跟赵良嗣的是一个小寺人,长得细白嫩肉的,就跟个女人似的,那日在太子府,秦昊也见过寺人,却没有这般灵巧,不免看多两眼。
这个有点废话,秦昊当作没有闻声,只是答复是,也没再说其他的,赵佶也没想他说其他的,刚才的话不过是收场白,接下来才问起他最感兴趣的事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数十万雄师移师南下,路程数千里,也并非说走就走,说到就到,遵循他们现在的行军速率,最快也要一个月后才气达到江南,如此耗财耗时,如何才是结局?”
“官逼民反?”
赵佶的打扮显得有些休闲,戴的是浅显的学士方巾,穿的是浅显的淡黄便装,只是他的神情却显得特别的凝重。
赵良嗣的话固然是实话,也只是稍减赵佶心中的焦炙,毕竟伐辽跟平方腊两件事都迫在眉稍,稍有不慎,就将顾此失彼,于大宋朝来讲,不管哪一种,都是伤筋冰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