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藏兵于民(求收藏)[第3页/共3页]
以一个五十万人丁基数的中型郡县,赡养一支差未几在四万人的雄师,乃至于连十比一的比例都没有达到,应当说,这实在是一件很轻易的事情。
此时的沙摩柯,固然尚还年幼,但是,因着长年糊口在环境极度卑劣的玉壶山内,长年的与猛兽相搏杀,而养出的一身生猛如虎的凶戾之气,现在,确在这雄浑的身躯里披收回来,如波浪般,凶恶地压上去,覆挡住全部东营校场。
官至都尉者,除顿顿有肉食外,每半年尚可多领一串大钱的军饷,并免除包含都尉本人在内的三族支属十人的统统赋税,加赏良田五亩。
上古先贤者常有言,得民气者,得天下,或许这话用于现在的苏策头上,能够是有些为时过早了些,但孔子说的得道者多助,失道才寡助这话,对于现在的苏策来讲,确是最为休合适不过的。
因为,通过这一桩买卖,让苏策获得了全部武陵郡这五十多万人的民气,而玉壶山的上百万五溪蛮,乃至于包含与武陵郡相临的全部荆南四郡,荆北三郡,交州,淮南,江东,徐州,兖州,豫州等地,都为苏策挣够了充足的名声。
兵权,乃是苏策在这乱世里保存下去的第一保命手腕,对于直属于苏策麾下的兵马,苏策向来就不会虐待于他们。
征兵,不征兄弟,不征独子,不征老,弱,病,残,只征十六至三十岁之间的青壮,凡参军者,按军中制,为兵,为将皆看你小我才气。
这不但是因为苏策获得了全部武陵郡统统百姓们的推戴,而让这些流民们都主动的来参军,更是因为苏策开出的对于士卒们的报酬。
而再加上驻扎在临沅城东大营里的直属于苏策批示的八千正规体例的郡兵,那就是二万三千人。
而苏策,也恰是有见于这一点,以是,才会颁下这等号令。
他们又如何能受得住沙摩柯这等充满着血腥的煞气。
凡年满十六,并处在三十以下的青壮,只要身材结实而无残疾,昔日也无甚恶习者,皆可应征入武。
临沅东营,点将台上,苏策身着鱼鳞细铠,手扶腰刀傲但是立,而其身后,一样一身重甲的沙摩柯,亦是顶盔贯甲,持着一柄九尺余长几近跟沙摩柯普通高大的大刀,而肃立于苏策的身后。
先贤兵法大师曾有言,节制一支雄师,从政治上动手,比以军法动手犹为显得简朴。
如此,算将起来,全部武陵郡内,分属郡兵者有一万四千四百人,加上苏策所设的如都尉,县尉,游击等,合共大抵也就是一万五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