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加一个[第3页/共4页]
夙来喜好研讨水兵的佘复兴说的是眉飞色舞,但陈绍宽的嘴角却已经拉成一条直线。为了在水兵中安插嫡派,常或人数年前就批准在江阴创办雷电黉舍,那黉舍竟然被校长欧阳格说成是水兵的黄埔军校,可见常或人对闽系取而代之之心昭然若现。此次赴欧于德国订造潜艇之事虽得常或人和军政部的批准,但成不成还是两说,万一只签条约不付款,也就是画饼。
*
“好了,厚甫。既然水兵部已有详细的打算,那就按水兵部的打算来。钱的事情你能够找庸之谈,此去德国,德国因与日本签约,他们对我们是有愧的。他们上个月就聘请我们赴德,就是想转圜中德干系,你大能够和他们好好谈。”常凯申终究点头了,这让陈绍宽几个大大松了一口气,可他又提到事情要和孔祥熙筹议,内心又生出很多暗影。
“陈述委员长,林准还是林元抚(则徐)的侄孙……”见常凯申对劲,陈绍宽又适时流暴露其他东西,“此次赴德是想让林准带队在德国水兵练习。”
常凯申在交代临行前的最后事项,他的款额不限让陈绍宽的血气有些上涌,待常凯申述完,他才回报导:“陈述委员长:卑职在水兵部与世人商讨多日,大师分歧以为应当采购潜艇,最好是德国潜艇。若能有十五艘潜艇,那本地无忧矣!”
没想到陈绍宽接的是侍从室的电话,佘复兴一愣以后却笑,“厚甫啊,可贵能面见圣颜,你要抓住机遇!要抓住机遇啊!”
“委员长明鉴。”陈绍宽胸有成竹的道,“五艘潜艇即便是庇护本地也是不敷的。遵循德国潜艇作战的经历看,战役中潜艇军队大抵能够分为三块,其一是于大西洋长停止破交作战、伏击敌国商船;其二是来往于军港和封闭海疆之间。潜艇是划子,碰到敌舰要迅下沉,加上遁藏雷区,花在飞行上的时候也很可观;最后则是保护和休假,潜艇上官兵耐久处于紧闭空间,再固执的人也会懒惰,以德国水兵以及其他各国水兵的经历看,从出港到回港,返航时候最好不要过两个月,每次返航巡查后应赐与官兵十天长假。
数量、代价、破钞,陈绍宽说完后常凯申想了一会才在陈绍宽等人的期盼下开口,不过他并不表态,而是持续诘问道:“以现在的技术水兵真的不能击沉潜艇?”
我国环境虽与德国有一些分歧,比如上海离日本并不远,舟山到东京的间隔也在一千海里以内,如此花在路上的时候大抵在十天以内。十五艘潜艇可三艘在母港歇息保护,三艘来往于路途,其他九艘展开破交作战。
“此次赴欧,行政院特授予你二等采玉勋章……”常凯申一开口就是授勋,陈绍宽当即站起称谢,弄得他再次笑道:“厚甫,坐下谈,坐下谈,不必拘泥于礼节嘛。”
“是…”王世和承诺着,他是奉化人,常凯申的表侄,自广州起就是常的贴身侍卫,忠心耿耿。偷看了常凯申一眼后,王世和建议道:“校长,是不是请陈部长先等一下?”
澄庐并不是南京官邸,格式小了很多,但与南京一样,偌大的办公桌后的墙吊颈挂着百姓当局国旗和百姓党党旗,两面旗号中间则是先总理的照片。和普通党政军办公室分歧的是:相片不是先总理的免冠照,而是一张师生合影——先总理坐在一张老式的藤椅上,佩带批示刀全部武装的常委员长则站在先总理后侧。
“陈述委员长,一艘远洋潜艇最多不过六十人。”陈绍宽道,“如果是远洋潜艇,那就只要二十余人。潜艇的代价也不贵,预算下来,一艘远洋潜艇卖给德国水兵在两百五十万马克摆布,一艘远洋潜艇则在一百五十万马克高低。德国舰船虽要价昂扬,可想来远洋潜艇报价也应在七百万马克以下。十五艘的造价应在一亿马克以内,国币七千五百万元。国度是困难,不过这十五艘潜艇可分三年购入,每年仅需两千五百万国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