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怀珠诗社的社主是个闺阁女子[第1页/共2页]
秦芙身边跟着的丫环正欲呵叱,却见秦芙面色惨白地点头制止。
嬷嬷看到银票面额和厚度不由有些惊奇。
贴身丫环也是气恼:“是啊,二皇子妃,那些刁民妄议皇室,就该让京兆府的衙卫将他们都抓到牢里去!”
秦芙捐赠了两万两银票,此中一万两是从萧玮安私库中拿出来的,以心娘之子的名义捐赠,别的一万两则是秦芙从本身的嫁奁中拿出来的,以沈绾梨的名义捐赠。
楼阁之上有一个亭子,四周轻纱讳饰,模糊可见此中端坐饮茶之人,中间有侍女婢立。
在沈绾梨与秦芙坐上马车分开后,嬷嬷登上了慈幼堂旁的楼阁。
沈绾梨看着秦芙,眸光略沉。
嬷嬷点头:“不错。”
分开慈幼堂的时候,沈绾梨又本身给慈幼堂捐赠了一万两银票。
嬷嬷笑着说:“听闻这些光阴,这个怀珠诗社在燕都城才子文人当中名声大噪呢,他们编修的诗集,还得了很多大儒的奖饰推许。现在关山书院倒真是人才辈出,本年秋闱想来热烈。”
沈绾梨和秦芙回城的时候,见很多人围着书记看,也上前看了一眼。
“虎毒不食子,二皇子也真是狠心,那通房怀着他的孩子,都能命令杖杀。”
“太后娘娘建立慈幼堂之初,慈幼堂白叟小孩皆能吃肉,能穿新衣裳,乃至小童还能读书,因而便有很多百姓将家中后代和白叟送来,想要混吃混喝,厥后便将慈幼堂的吃穿用度都调到了最低,吃的都是清汤寡水,穿的都是打补丁的旧衣裳,且慈幼堂中白叟小童皆需求做工,才气调换分外的用度。如此才止住了那些百姓想要不劳而获的民风。”
那些朝中大儒们即便有所耳闻,也并不当回事,乃至成心隐去这一究竟,并不肯承认一介女子的才学在他们之上。
秦芙挽着她的胳膊说:“如果没有碰到你,我本是必死的命。我曾传闻,玄门中人窥测天机,勘破因果,为人改命会有损寿元,便想着为你捐赠,也为你积累些功德。绾梨,我盼你长命百岁。”
“二皇子能公布书记,还通房明净,可见是心胸惭愧。倒是那二皇子妃,竟如此善妒,也难怪她所生孩子短命。”
现在燕都城中大多数人都只知怀珠诗社成员多是关山书院学子,却鲜少有人晓得,怀珠诗社的社主是个闺阁女子。
秦芙自幼锦衣玉食,便是家中主子也未曾吃得如此清汤寡水,不由有些惊奇,“怎吃得如此寡淡。这些孩子尚是长身材的时候,嬷嬷,你可要给她们添些荤腥。”
“二皇子不都说了吗?是因为二皇子妃。忠勇侯府势大,二皇子能有甚么体例?”
沈绾梨自幼在乡野长大,吃过很多苦,倒是能够了解,“太后娘娘建立慈幼堂是为了救他们的命,真正饿到快死的人便是掺了沙子的粥都能喝下去,而如果这布施的米面添了荤腥,或许便难以落到真正将要饿死的人腹中。”
沈绾梨感觉那位太后娘娘真是个奇女子,也难怪能养出浏阳郡主那等妙人。
太后伸手悄悄抚摩过白纸黑字,那些脍炙人丁,熠熠生辉的诗篇,沧桑老态的双眸中似有火光微亮,她声音低涩:“这不一样……”
……
“娘娘。”嬷嬷恭恭敬敬地施礼。
但秦芙说得也没错,她本是必死的命。宿世她就被萧玮安当作弃子而死,此生,她与萧玮安仍旧是孽缘,另有死劫。
京中命妇贵女为博善名,大多爱向寺庙捐赠香油钱,鲜少有给慈幼堂捐赠这么多银两的。
沈绾梨记得燕京周边不止一个慈幼堂,“但饶是如此,要赡养那么多人,也是一笔不小的花消。”
太后微微点头,如有所思:“倒是没想到,襄平侯府的令媛竟与二皇子妃走得这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