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棵合欢树[第2页/共2页]
何采菊动情的神驰和描述,没有在陈背篓的内心掀起一滴豪情的浪花,倒使他懊丧和蔼闷,花能把人看饱?玉轮和星星有啥看头?酸溜溜的葡萄有黄瓜辣椒吃着带劲?
他很绝望,这个女人不是来过日子的,她是享用的,她该生在城里,而不是灰头土脸的油坊门。
一次,她去药王洞赶庙会,曼妙的背影,柔滑的面庞,竟然让毛头小伙子想入非非,跟在她身后,找借口搭讪她。
深夜,六爷来了,筹措着安插了香案,何采菊顶上红盖头,两人拜了六合。
听白叟们说,每年唱两次戏,一次在腐败,一次在重阳,村里有老带小的传统,老子给儿子教,老娘给媳妇女儿教,久而久之,大家都能唱几嗓子。
但糊口费、学费、扮装费、来回的车费要一大堆,她的刚结婚的大哥,拉了一屁股债,家里还要攒钱给他二哥娶媳妇,两位兄长鼠目寸光,感觉传宗接代重如泰山,唱戏学艺则轻如鸿毛;两个嫂嫂,都是针尖大的心,最见不得别人的好,狂吹枕头风,认定是一桩赔钱的买卖,死活分歧意。
何采菊让陈背篓把破砖烂瓦装到架子车上,倒到沟里;杂草碎石瓦砾也清理得干清干净,像一个长发混乱如草的人,被剃头师吹吹剪剪,一番补缀后,小院换新颜,变得清爽整齐。
那几年,何采菊家就是油坊门的文娱中间、高兴大舞台,何采菊在这个舞台上纵情纵情,或许因为她悲观浑厚,没有过量的私心邪念、顾虑烦恼,她整天笑呵呵的,显得比同龄的女人年青。
在桃花盛开的季候,每天晚餐后,何采菊都要唱半宿的戏,她唱:“客岁本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那边去,桃花还是笑东风”。
人们啧啧称奇,都等候着它着花。
在陈背篓的梦里,是等候耕作的地盘、滋长的牛羊、和即将出世的后代。
何采菊嫁过来时,带了一棵树,这树长在村后的荒山上,是何采菊打柴时,偶尔发明的。这树的叶子,太阳落山时就合上了,太阳出来时,就展开了。
夜深了,堕泪不止的红烛即将燃烧,陈背篓喘着粗气,抱住了她,她撒娇地提了一个前提,说:“我喜好唱戏,你不无能与我。”
陈背篓言外之意,对何采菊没有带来嫁奁大为不满。
油坊门传播千百年的风俗,不认结婚证,只看拜没拜六合,只要拜了六合,就是白头到老的伉俪,棒打不散的鸳鸯。
到了春季,桃子和葡萄成熟,她又聘请村里人开蟠桃会,又说又唱,像城里的贵妇人开派对。
陈背篓冲动地头昏脑胀,从速说:“唱,想如何唱就如何唱。”
一棵树如何就不能做嫁奁?它是一棵浅显的树吗?它是意味两人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爱情的。
这棵独特的树,栽到陈背篓家门口时,引来全村人的围观,人们对这一奇特征象百思不解。
何采菊说花开了更都雅,那是粉色或深红色的、壮如小扇子的花,花晒干后,泡了当茶水喝,能够补心安神,对失眠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