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他有什么冤屈?[第2页/共2页]
这么说吧,如果你是一个知名小卒,如果你是一个从甚么偏僻山区,甚么犄角旮旯蹦出来的寒酸秀才,科举没但愿,行卷没门路,作诗立名,便是你独一的前程!
“赋”这玩意,太初级,动则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汉文,普通人玩不来。
县尉本来也有些坐蜡。
就在方才,县尉已经感觉毒手。
当下,张彦新急了,直接是站出来,大声斥责道。
就是这么萧洒!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初。
突然回顾,看向张彦新,县尉眼中的神情,已经不能用“惊悚”来描述了。
而在“词”这类裁体,还不受支流大众承认的环境下,“诗”之一道,便是全天下人都喜闻乐见的东西。
很明显,是极好的!
而所谓文道,一曰赋,二曰诗。
敢问这王都人,能不爱?!
真要让这小子做出了甚么好诗,讨得了世人的喜好,王都人的脾气一上来,要拦着他们法律,这要如何办?
“本来是你!”
就听中间,有熟谙张彦新的人,手指他,说道:“此人是吏部天官,张成褚张侍郎的儿子!”
王尘只未几言,摇点头,表示前面的衙役,从速把他逮到府衙,关进监狱。
特别是那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初】,的确道尽千古慷慨悲歌之士的心声——有种你特么杀了老子的头,别哔哔!
作为一名老王都人,他但是深知王都人对诗文的喜好。
而在王尘把诗文完整念完的时候,他就已经感到不妙。
“对!这位朋友,有何委曲,你大声讲出来!这里是王都,天大地大大不过王化。鄙人还真不信了,这天子脚下,首善之都,有人还能一手遮天了!”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外埠来的这小子,刚刚才以诗共情,大发了一番慷慨悲歌之意,你就急不成耐地跳出来,在那边指责世人禁止法律。
没看到四周围的人,已经因为他这一首诗而变得狂热了么?
炎夏以儒修治国。
还别说,此人腰悬龙泉,手提酒壶,凑得近了,还能嗅到从他身上传出来的浓浓酒味,还真有点诗仙李太白的阿谁意义。
如何滴,莫非中间就是传说中的‘自爆卡车’?!
“吏部天官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