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四)[第1页/共2页]
“子龙有此设法也自不敷为奇,刘皇叔其人足可称当世豪杰,其才气较之袁本初之流,实在要高出很多,若能得风,化龙亦自不难,某也一贯敬佩此人之心志,只可惜时也、命也,刘皇叔虽是几起几落不改初志,却断非可成大器之人,无他,曹丞相之才远胜刘皇叔,现在其虽身在曹营心在汉,迟早必会再寻机而起,却毕竟难敌曹丞相之局势,子龙如果去投其,少不得颠沛流浪之苦,总归是蹉跎光阴罢了。”
公孙明虽是瞧见了赵云的异状,但却并未急着去分辩些甚,而是笑着朝世人一压手,腔调淡然地便给这道所谓的圣旨下了个定论。
公孙明一扬手,表示公孙范不成失礼,而火线才满脸诚心状地将刘备必败的来由胪陈了出来。
“刘皇叔与先父一贯交好,某也自当以叔父待之,然,要某割舍股肱之亲信与其,那也是千万不能的,呵,某不消看其信,便知其之用心,无外乎是要与某套友情,为其将来复兴埋下一伏笔罢了,却不知某亦志在天下,细究天下群雄,能堪某之敌手者,不过三人罢了,余者皆插标卖首之徒尔。”
公孙明将公孙范留了下来,并不是要跟其剖析时势的,而是另有事情要交代,但是在此之前,他另有一事要先行处理,那便是完整解开赵云的心结。
“子龙但是又想起了刘皇叔了么?”
公孙范身份分歧,自是不会有诸将们之顾虑,一待世人退下,紧着便将心中的忧愁道了出来。
公孙明浑然没将张燕所部的威胁放在心上,此无他,十数日前,他之以是肯听任粮尽的袁绍所部主力安然拜别,为的便是要以袁绍的威胁来管束住张燕,令其不敢私行策动守势,现在,因着曹操在此中搅事,时势看似更加庞大化了去,可实际上么,反倒成了公孙明可资操纵之地点。
“……”
早在决定接管前将军的任命之际,公孙明便已通盘考虑过了时势,自是不在乎刘和为幽州牧一事,没旁的,两边本来就不成能共存,迟早要疆场上见分晓,谁拳头大,谁就有事理,与甚牧不牧的,底子没啥干系,再说了,当上这么个前将军,对突破与黑山军之间的僵局也有着不小的妙用,当然了,事涉紧急,公孙明自是不会给出详细的解释,也就只是含混地一语带过了事。
“……”
为了让赵云完整归心,公孙明自是不吝道破自家必将争雄天下之决计,言语间豪情满满,模糊然已有了一代雄主指导江山之风采。
“子龙,你……”
赵云这么一说,公孙明倒是未曾有甚不悦之处,反倒是公孙范的神采刹时便黑了下来,非常不满地便要开口呵叱赵云一番。
这一见公孙明一派的胸有成竹状,众将们心中虽另有迷惑,却也不敢随便乱问,只能是齐齐奖饰了一声。
“好了,慌乱了大半天,诸公想必也都累了,叔父、子龙且请留下,余者皆各归本部去罢。”
“无妨事,黑山军虽众,然精锐却早在历次大战中折损过半了,看似十数万兵马,实在可战之兵不敷六万,虽较我军有上风,却也难言必胜,错非如此,那张燕早就率部来攻了,又何至于止步五里以外,无外乎是在等着某先去逞强罢了,今,有了曹操之插手,就该轮到张燕焦炙了,如果小侄料得不差的话,最迟后日,张燕必会派人前来探听,到当时再见机行事便好。”
“主公贤明。”
听得公孙明这么一说,赵云的眼神当即便暗淡了下来,没旁的,刘备自起兵以来,还真就未曾真正雄起过,常常将鼎盛之际,老是惨败在曹操部下,到现在,乃至不得不投身于曹操麾下,如何看都不像是能得天下之明主,对此,赵云实在也看出来了,只不过感其知遇之恩,倒是不肯拥戴着说刘备的不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