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行者玄奘》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章 蜀道行[第2页/共11页]

“在我们这里,织造锦缎的作坊叫‘锦院’,织工聚居的地区叫‘锦里’,濯洗锦缎的江水叫‘锦江’,乃至全部成都也叫‘锦城’。”

再走下去,脚下的门路越来越崎岖,常常要将身材紧贴在峻峭的岩壁上,攀藤附葛,石踏石隙,艰巨慎行。

听玄奘这么一说,长捷的心头也不由升腾起一股豪气,当下再无顾虑,点头承诺。

林夫人还是有些踌躇,锦儿走到母切身边,拉着她的手,撒娇地说道:“娘,明天他们都走了,我们呆在这座寺院里,谁都不熟谙,不是无趣得很吗?您说是不是?”

玄奘竟没出处得脸一红,忙合掌退到一边。

一篷篝火旺旺地燃烧了起来,煨着路上挖来的野山芋,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

他们走的这条门路,是汉魏期间人们从长安到四川的必经之路,此时却已荒废多年,成了弃道。

他跑上前去,向那赶车的人问道:“阿弥陀佛!这位施主,您没甚么事吧?”

锦儿来到那片山林中,远远就听到一阵清脆短促的蹄声,那是玄奘骑着小马返来了。

“我晓得这是自不量力,”玄奘悄悄说道,“但是我也是众生之一,众生若另有罪业,我就难以自净;众生若不得安稳,我也永久不成能安稳。就算是众生无边,苦海无边,玄奘仍然情愿以一身之力,尽力荷担!”

“菩萨啊,我丈夫进了李德逸的义兵军队,传闻他们总打败仗,求求您大慈大悲,让他活下来吧。”

“不要紧的,”玄奘道,“归正打坐也是修行,你们这是在帮我们。”

又有一颗脑袋从车中暴露了半截,红红的脸上尽是高兴的神情:“奘法师,是你呀!”

玄奘迈步进殿,点上一柱香后,他跪在菩萨面前,虔诚地叩下头去。

玄奘暗叫一声:“好险!”抬手擦了一把额上的盗汗。

看着这两个消逝在林间的年青身影,林居士有些愁闷地叹了口气。

看着两兄弟风尘仆仆、较着肥胖的面庞,景法师不由感慨:“佛祖保佑,你们安然无事!慧明大和上,另有净土寺的其他同修都还好吧?”

“阿弥陀佛!”景法师欢畅地宣了一声佛号,“长捷,玄奘,本来是你们!”

老衲深深地叹了口气:“你感觉,这值得吗?”

一个月后,他们在诸河会聚的汉水上游度过一处河谷,达到汉川。

“那些都是棺木,”看到玄奘猎奇的眼神,景法师解释道,“老衲曾有一名川籍师兄,他奉告我说,蜀人喜好将死者安设在这峭壁崖穴当中,高者绝地千尺,想来是图这高处温馨,生人难以滋扰吧?”

长捷看着幼弟苦笑:“到底是个孩子,不知愁苦,此地如此险要,你倒有此闲心雅兴。”

玄奘悚然一惊,合掌道:“师父说得是,是弟子过于固执了。”

“没体例,蜀道难行啊,”老衲点头感喟道,“山川险远,猛兽出没,一不谨慎就要埋骨他乡。像我们这等老朽之人,又有几年好活的?便是抓丁也抓不到我们头上,何必背井离乡地驰驱?这把老骨头,还是留在长安吧。”

他不由又想起在洛阳,与慧景法师的那场辩论。

“如此说来,走金牛道是为上策。”景法师说道,长捷也在中间点头。

固然仅住了不到一个月,玄奘对汉川已很有豪情,望着这棵方才栽种下的幼苗,心中不由有些沉沦:“不知玄奘此生,可有机遇再来汉川?”

老衲用深深的目光看着面前的少年,他对佛法的虔诚无有尽头,对众生的怜悯无有尽头,恰是这类虔诚与慈悲令人变成殉道者,踏上菩萨历劫行愿的门路……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