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场[第2页/共3页]
梁中书道:“言之极当。”
他把弓箭调校端方,擎了弓,跑到梁中书面前,凛身禀道:“恩相,弓箭发处,事不容情;恐有伤损,乞请赎罪。”
周谨的脚力是匹良驹,论速率和活络度,都比杨志的马高了一筹。但是即便这般杨志闪转翻滚,行动技艺上一点都不处于下风。倒是那周谨顾了此又失了彼,马脚百出,手忙脚乱。
周谨一射不中,心急火燎,忙拈箭上弦,使出浑身力量,朝杨志射出第二支箭。
周谨大怒,心下却窃喜敌手奉上“厚礼”,故意要占这份便宜:“军中无戏言!贼配军胆敢口出大言,教你晓得我周或人的手腕!”
周谨羞愤难当,把手中的断枪扔给部下,恶狠狠取过一副强弓,一壶雁翎追风箭。
梁中书发令:“杨志与周谨比试顿时技艺。”
他刚才看那副牌军周谨的演练,都雅是都雅,只是马脚太多,实战时并不见得合用。并且“神仙”奉告他那周谨所使的一杆长枪固然表面精彩,斑纹繁复,但是雕镂入髓,本末倒置,枪杆受力易为折断。固然杨志仍有押送时的棒疮在身,并未病愈,这一场较量,他胜算已有了七八成。
再传下将令来,让二人比顿时射箭。
战鼓擂了一通,二人号令着厮杀在一处。
那枪看似浅显平常,枪杆因为年代长远,乌黑的大要乃至有些发霉。枪头也一层铁锈,并无任何逼人的锋芒。此枪和杨志还很有渊源,是杨家将杨门将侯利用过的名枪,和那“乌金刀”本来是同一匠人打造,人称“乌金枪”。杨家式微之时这把枪丢失在江湖,没想到在这大名府兵械库和杨志有缘相逢。
兵马都监赶紧禀复梁中书道:“周谨枪法陌生,弓马熟娴。若只凭一次比试便革了他的官职,恐怕慢了军心。再教周谨与杨志顿时比箭如何?”
此时鸣金收势,上马看时,杨志只要肩胛处有一处淡淡的石灰印痕,再看那周谨时,却好似一头雪豹,白点斑斑,少说有五六十处。
杨志领赏,回身去换甲换马。
先赐杨志一副纯银踩云盔甲,又赐良驹一匹。
周谨逞强,拿他那雕花的枪杆猛地劈到,力道使了九分,超出比武的范围,的确是痛下杀手。
索超回道:“恩相一百个放心,索超赢他时,并不要他的性命。只是索超爱徒被伤,咽不下这口气。”然后回身亦去换甲换马。
二将立马套上皂衣,改革兵器。
将台随即鸣金。军医扶周谨入账医治。杨志策马来到将台前上马躬身请功。
好杨志,不慌不忙,听身后风声凌厉,不敢冒昧,也反身面朝上躺在马背,左手扒住马身,右手平空一抓,刚好抓到那支羽箭,然后规复骑乘姿式,把那支箭放入本身的箭壶。却拈了一支本身遴选的精准羽箭,搭在弓上,回马向周谨袭来。
兵马都监仓猝上前一步道:“启禀恩相:‘比武乃为参议技艺,诚刀枪无眼,轻则伤残,重则死亡。今当以荡寇杀贼为要,国度生力,何必自相残杀。可卸去枪头,包以毡布,蘸以石灰,上场比试时甲胄外套深色皂衣,兵刃点到为止。望大人明鉴。’”
梁中书同随行人等来到东郭城武教场。
梁中书又重赏了正副牌军二人。
杨志则收好枪杆,在“神仙”的指导下拿了一副看似平常却做工良好、质地坚固的弓,一壶箭羽残落却三百六十度分风均匀、准头实足的箭。
这一日,风和日暖。
此言正中梁中书下怀,当即允了。
杨志看准来势,没有拿“乌金枪”的枪杆去格,而是用没了枪尖的枪杆一头,猛戳在周谨劈过来的雕花枪杆中心,只听“啪”地一声,一个枪杆顿时断作两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