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第1页/共5页]
俞采玲也不悦了,她又不是甚么驯夫君,幼时父母仳离后她本想当古惑十三妹来着,谁晓得行差踏错读了大学当了良民。
李管妇一肚子火,本想俞采玲在乡野间吃了这很多天的苦头已然诚恳了,没想到还这般难服侍,只得强压肝火,捡要紧的说:“我说,夫人广大,已原宥了四娘子犯的错误,这回四娘子归去,可要乖乖听夫人的话。”
俞采玲闻言心中一凛,别觉得前人笨,实在除了当代的见地,她并不比前人强到那里去。熬猪油的体例她才教了一次,苎立即举一反三学会了熬牛油鸡油鸭油,乃至实验着往里头插手姜片花椒茱萸等调味,制出香油和辣油来,还便于保存。如果不是有这么个聪明的妇人在,俞采玲早就对阿梅查问此时的年号朝代这个身材的父母身家祖宗八代了。
谁知府里来人迟迟不来,一向到俞采玲刚睡下午寝时才见两辆马车姗姗来迟,苎心中鄙夷:从府中到此处不过半日的路程,倘若天不亮就解缆,午前就该到了,显是那贱妇的亲信们早已养懒惰了,直到日上枝头才解缆的。
“那么多夫人,哪个夫人?”夫你爸爸十八代祖宗的人!干吗不叫妈妈桑!
想到十几日前病得奄奄一息的女孩,苎叹了口气,握住俞采玲的手,道:“婢子最后道一句,谁也不敢动女公子的性命的。”她还是忍不住漏了口风。
“你,你……”李管妇几乎没厥畴昔,手指指着俞采玲不住颤栗:“你可知何为孝悌,何为温良恭俭?!如此出言不逊,莫非还想挨罚!”
符乙看了老婆一眼,苎不动声色的看返来,符乙顿时软了;随即又自我安抚,仆随主家,比起将军来他的夫纲还算振些。那日夫人在万将军府上看杂伎,夸一结实伎人美甚,大人不但不敢辩驳,还端酒凑兴:“还是我家夫人目光好,虽说那人比我差些,但众伎人中算是最有模样了。”万将军直接将酒水从鼻子里喷了出来,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气的。
不是刑事案件就好,民事诉讼能对未成年人罚出甚么花来,俞采玲松了口气,含混的不幸道:“那……为何罚我至此。”
俞采玲眉头一挑,道:“我大病一场,几乎没死了,凡事也看开了,我就是这本性子,你要拿捏到我头上来,休想!有本领就别来接我!我现在下车就归去!”
“就这三五日了。”
听了这话,俞采玲第一个反应是‘本来这身子的老爹老娘没死呀’,第二个反应是‘莫非殊途同归,这个身子也是自幼父母仳离的命’?
最后符乙还是换了话题,道:“你莫气了,对了,我前几次返来都传闻她愈大愈恶劣,脾气暴戾,动辄吵架奴婢,行事不堪。可现在我看小女公子为人很好,孩儿们也很喜好她。”
这十几天她也没有白待,日日出门看乡野风情,听妇孺家长里短,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贵族与官方的社会民风总不会分裂过分。这片乡野本就是几个朱门贵族的私产田庄交汇之处,短短这些日子,她已传闻乡农们说主家故事中有三桩绝婚四桩再醮,另有一桩新婚伉俪互殴――她模糊感觉此地民风粗狂豪放,礼法远不如她所晓得的当代那么森严。
符乙对劲的点点头,顿了一下,忽道:“秋老翁又嫁女儿了?”他每回返来,仿佛都闻声这个老庄头在嫁女儿,“他到底有几个女儿。”
苎把篦子往案几上一拍:提大声音道:“刀剑无眼,部曲随大人去挣出息本就是没准的事,夫人抚恤孤寡向来丰富,是少了她吃还是少了她穿,也没拦着她再醮!那回误传你死在了南定城,我让孩子们都带孝了,便是要再找一个来嫁,莫非我迟误过女君的差事?!怕死,哼,怕死就该像阿绡一样让男人留在庄子里,虽说没了出息,好歹一家安然。既要出息,又要安然,哪有那么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