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新书》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75章 地皇元年[第2页/共3页]

每场路程都有绝顶,这一起同甘共苦的四人,毕竟还是分道扬镳了。

“真快啊。”第五伦且喜且忧。

他旋即又很有感到:“这子午道,就像我将来要走的路啊。”

第五伦拊掌道:“然也,管仲、陈平品德不高,却能成为一代贤相,论迹非论心,此之谓也。”

他身为外埠来的卒正,立品于蜀中,在拉拢本地豪强之余,也试着不竭延揽各地名流来投奔,好加强本身的名誉——想在这季世中,在蜀地保境安民,就必须主动反击,不然只能坐以待毙。

可当他在南郑寻觅领导时,却遭到了无情的嘲笑。

“厥后天水太守因其才气了得,更令他兼摄五县,不出一年,便做得有声有色,五个剧县政事补缀,奸盗不发,郡人都难以置信,只道公孙子阳有鬼神互助。”

公孙述治郡深有体味,南边集巂郡(越巂郡)夷人杀官造反,东面就都郡流民逃荒,西、北两方因气候而迁徙的氐羌也蠢蠢欲动,试图进入温润的平原。

固然导江郡有都江堰之利,但除了成都周边一小片外,这个郡大多数地区尽是江峡与山川,富庶程度与就都差未几,为何会成为流民投身的去处呢?

“本日来到蜀地,方知这名声不虚。”

秃岭小道盘曲绕着山峦回旋,百步以内缭绕岩峦要转无数个弯弯,偶然候绕了两天赋发明,不过是从山脚到了山坡。

“吾入蜀数载,数次征辟贤达来充当郡府曹掾,但很多民气胸前汉,嫌恶新室,面对辟除频频回绝,如同以令媛求千里马,三年不能得。”

导江郡在接受沉重徭役訾税的前提下,公孙述能带着百姓减产扩耕,这儿本就是一岁两熟,再加上宿麦就是三熟,保住了衣食底线。乃至还能采取一些邻郡流民,社会次序井然稳定,周边蛮夷也没有起兵,申明这位公孙卒正表里之政都做得不错。

“而问及就都郡人逃荒的去处,才知是跑到了西边的导江郡,都说来投公孙卒正才有活路。”

“净水县位于陇右,华戎稠浊,本地六郡良家后辈武德充分,夙来难以规制。但公孙述年纪虽少,却能将县中戎族与良家子管得服服帖帖,乃至不需求其父派去的门下掾帮手。”

比如韩信“明伐栈道,暗度陈仓”的陈仓道。

时候还充盈,第五伦揣摩着,来的时候,为了确保扬雄棺椁全面,一行人走了最为成熟易行的褒斜道,但翻越秦岭,从汉中通往关中的门路不止于此。来都来了,也不必走反复的路,无妨多试一条。

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那如何办?第五伦心一横,干脆绕了远路,去走“栈道”,也就是从汉中东部直凡是安南边的子午谷。

“下雪了。”

“客是在戏言吧?汉时有一场大地动,已经堵塞多年,早就烧毁了!”

天子王莽的本意是想让天下人放心,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世道,恐怕只会越来越乱。

公孙述不寒而栗,然后又想起,再过几天,就要遵循朝廷早就公布的三万六年事之历,改元“地皇”了。

“地皇元年?”

“可惜啊,好好一名少年高才名流,还与我同为六尉人士,本可入我榖一展才调,怎就偏要当兵赴难去呢?”

“蜀地酷热,要下雪也不会这般早,气候变态啊,民生恐怕要更艰巨了。”

这便是第五伦探听来的公孙述经历,官二代、治县妙手,便是他的身上的标签。而到了王莽朝,公孙述以资格政绩成为导江卒正,复有高能之名。

……

提及来,这子午道自从被刘邦一把火烧了后,直到王莽当政后才出动民力规复如初。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