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新三国策》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兵进豫章[第1页/共4页]

当晚,太史慈在府邸摆下酒宴,为我拂尘,并把神亭岭一战幸存的弟兄悉数喊来,大师痛饮烈酒,共叙别后的遭受。

太史慈长叹了一口气,道:“少冲,不瞒你说,这日子过得真是蹩闷。”

我见机会成熟,遂谏道:“子义将军,观本日之势,孙策安定江东已是指日可待,泾县离秣陵仅数百里之距,其间虽有群山隔阻,但却并无险隘可守,若孙策挟连胜之势,引兵来攻,我军恐危,莫如弃了泾县,投往主公刘繇处。”

太史慈道:“少冲莫要长别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任那孙策小儿有千军万马,我太史慈亦是不惧!”

太史慈道:“就依少冲说的办。”这些天来太史慈对我已是佩服之至,遂然应允。

“是少冲来了吗?”我的耳边响起一声如雷般的大喝,随即,一双大手拔开围着的人群,将我紧紧的抱住。

我心中不由打了一个暗斗。笮融野心勃勃,且骄横放纵,滥杀无辜。昔日笮融暂留广陵太守赵昱处时,乘酒酣杀昱,后放兵大略,此去豫章,恐生变故。

我见太史慈脸上有些踌躇,似有些个举棋不定,这好不轻易集合起来的这三千人马,我可舍不得又被刘繇给丧送了。

这日,我军刚至上缭,还未等安设好步队。忽有刘繇使者求见,待召来一问,才知刘繇自神亭岭大败后,一起往西溃败,待到了彭泽所部竟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

如果得不到本地豪族的支撑,我们就很难在上缭安身,更谈不上图谋今后的生长了。正在我与太史慈一筹莫展之际,俄然标兵又报来动静:素无信义的笮融见有机可乘,便引军诈取了豫章,太守朱皓也被殛毙。

好一会,太史慈长叹一声,握住我的手道:“枉我年长少冲数十岁,至本日方知为将之要,少冲休怒,我听你之言便是。”

酒宴过后,待诸人散去,我道:“子义将军,这些日子可好?”

而我则被这一群兴高采烈的士卒促拥着,获得动静的士卒越聚越多,他们的叫唤响彻了整条街道,他们的声音已有些竭斯底里,我的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这些个士卒和我一样,出身贫寒,也一定识很多少字,他们在用这一种体例表达着他们内心的高兴。

偶然候设想常常与实际有很大的分歧,我本觉得只要打了扬州牧刘繇的灯号,上缭的宗民即便不夹道欢迎,也起码不会把我们拒之门外。毕竟豫章乃扬州下辖六郡之一,刘繇但是比豫章太守朱皓要大的多。

“子义将军――。”我的泪水再也按捺不住,夺眶而出。

至于军纪就更不消说了,常日里刘繇、张英等人管束就不严,没仗打时这些兵士耀武扬威,不成一世,比及真上阵时倒是腿肚子颤抖,溜之大吉。实在我不消多猜想,就应当晓得吃了败仗还能逃得性命的,除非有过人之能,不然的话必定是第一批开溜的逃兵。

快过年了,泾县城中家家户户的门前挂上了红灯笼,红色代表着喜庆,灯笼就是来年畅旺的意义,一晃我已在泾县呆了好几日,这泾县虽是四周环山,但山都不甚高,仇敌若来攻伐,守之不易,加上泾县城墙多处破坏残破,极易被敌所偷袭,我有点担忧如果孙策引雄师来攻,必为所破,遂故意说动太史慈放弃泾县,到别处安身落脚。

太史慈听我说得有理,点头称是,竖日,未等孙策来攻,我与太史慈整肃步队,弃了泾县,引军往海昏上缭而去。

从太史慈的神情里我看出他似有些悲观,怪不得守城的兵卒个个松弛怠慢,想是受了太史慈这类情感的影响。不过太史慈能如许想,反过来讲也是一桩功德,想是神亭岭那一战后,太史慈也看出了单凭一股子血气刚勇是胜不了孙策的。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