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买个总督[第2页/共3页]
“您老不晓得,人家这是预先卖,山东的地早就卖完了,现在卖的都是直隶保定府的地了。”
苏敏道:“对,将军经验的对,他们都是鼠目寸光,您刚才说总督都能够卖,咱将军当不成了,那就买个总督吧。”说着给姚秋山使个眼色,姚秋山从褡裢里摸出了两锭金子,放在卢天寿面前的桌案上。
街上的人并未几,除了几个挑担子卖菜的乡间人在街边摆摊外,城里的商店好些都关了门。苏敏等人找了好半天,总算找到一间开着门的茶社,他们出来要了一壶茶坐了下来。
姚秋山抢着指着苏敏说道:“我们是罗记绸缎庄的,在北都城但是数一数二的大买卖,这位就是我们的少店主。”
“切,这价码今后还得涨,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到时候你返来的利就是上千倍,这么好的事到那里去找!”
苏敏成心问道:“从戎就得吃粮,他们方才起事,那里有这么多粮食?”
听了这话小二向楼上高叫:“柱子,七位老客啊,开上房,热水服侍啦……!”然后把他们引到楼上,租了四间房安设下来洗了脸,又下来用饭。
苏敏插言问道:“传闻红阳教的‘皇上’是在盐山县,那这里管事的是谁啊?”
传闻来人是买官的,守门的头子殷勤的将苏敏等人带到二堂,堂上一个年青人大大咧咧的坐在桌案的前面,头上没像其别人一样缠白布,而是戴着一顶帽子,上面缀了一颗拇指大小的珍珠,穿一身天青绸的袍子,手上还套了只大扳指,活像北都城内的纨绔后辈。
姚秋山没要酒,每人还来了一碗面,还点了几样小菜,不长工夫,面和菜都端上来了,姚秋山丢给他一两银子,说多的是赏银,小二忙不迭的称谢。姚秋山趁机向他探听沧州府的环境,随口胡编道:“咱是京里罗记绸缎庄的,正筹办到徐州去办货,传闻沧州闹红阳教,不晓得还去得去不得?”小二本就是个问一答十的人,看有人向他就教,兴头就来了,眉飞色舞的小声说道:“听口音就晓得几位老客是京里来的,您是不晓得哇,沧州的红阳教可不得了,元宵节早晨放炮造反了,一下就打下了一府七县,连知府大人都被杀了,传闻他们的‘圣主’在盐山县城还当了皇上,上面的人都封了官,那官还对外卖呢!”
姚秋山叫过老板先是嘉奖了他的茶好,又赏了他一两银子,说本身是都城里来的客商,才算撤销了他防备的心机。老板叹了口气说道:“看你们是外村夫,说了也无妨,乞丐都被红阳教拉去从戎了,城里的人家只要有两个男丁的也要出一小我去从戎,我家里的二小子也被拉去从戎了,我好不轻易托人花了五两银子才把人领返来。”
苏敏又问了问红阳教卖官的事情,老板先容了一番,跟蝼蛄镇小二说的大同小异,向老板探听了卢氏兄弟就在本来的府衙办公后,苏敏让杨健等人就在茶社等着,本身带着陈瑜全、姚秋山、褚肇南和陆虎前去府衙。
陈瑜全问道:“城里人原不肯意去从戎呀?”
小二道:“传闻,一个知县二十两银子,道台就要一百两了,再往上就更贵了,就有一条人家不要银票只要现银。”
苏敏和姚秋山对望了一眼,心道:“他们的动静好快呀,我们向他这边派细作,人家也向我们这边派。”
苏敏赞道:“好,说得好,这句话够我们受用一辈子的了!”
卢天寿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那可不可,我大哥……哦不,皇上说了,咱现在卖官只卖文官不卖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