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方向初定[第2页/共3页]
看着陈瑜全和徐金书点头的模样,苏敏持续道:“进毓庆宫读书固然很困难,但好处就太多了,我能直接打仗皇子,离权力的中间离得很近,对我们今后的生长很有好处。并且皇位担当人也在这些皇子中间,我也能够用新的思惟去影响他,使新君一即位就有先进的思惟,实施新政。”
朝廷固然告急从别处调粮,分批进入北京的小数量的粮食顿时被抢购一空,到了三月十五粮价更上涨到每石十五两,连宏生等大米行都快支撑不住了,最后的暗盘价竟然涨到了每石二十四两银子。昌隆渐渐将存粮吐出,最后一批粮食竟然卖到了每石二十二两(本来何求贵还想等下去,可苏敏晓得这个代价已经快到头了)。随后漕粮告急从海路运了过来,米价一落千丈,规复到之前的程度。
对于剩下的钱如何措置,苏敏等三人的定见不能同一了。
苏徐二人也无贰言。
遵循事前的和谈,在不到两个月时候里苏敏他们从昌隆分得了包含一千两银子本金在内的四万两白银。何求贵分得了四万六千两,再加上他店了之前的存货,一共赚了五万两,比他前二十年赚得都多。此次米价风波很多小米行运营不下去了,隆昌米店的曹老板亏损累累,干脆把店也盘给了何求贵,这下昌隆就成了北京数一数二的大米行了。
徐金书说道:“学会文技艺,货与帝王家,瑜全选的也是一条路。至于我和苏敏嘛,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我看也只好走八股取士这条路了。”徐金书和苏敏客岁双双考取了秀才,正筹办插抄本年直隶的乡试。
苏敏看着两位老友,缓缓地说出了本身的设法:“中国的科举轨制从隋朝开端,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考的内容都是四书五经,用的情势都是八股文,朝廷让读书人都去钻故纸堆,把大师的思惟监禁在子曰诗云如许一个狭小的圈子内里,不让人学习别的知识,不让人去缔造和发明。如果还是如许持续下去,中国就要进一步掉队了。王府井上帝堂的洋和尚奉告我现在天下上已经有了机器织布、机器轮船,这些能靠八股文来造出来吗?现在洋人的枪和炮已经比我们先进了,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迟早是要被动挨打的呀,莫非靠八股文能造出先进的火枪和火炮吗?”
江南运粮的漕船被劫的动静,在半日内就传遍了九城,当日粮价跳涨到每石六两八钱。此时,各大米行的存粮都已未几,老百姓开端抢先恐后购粮,驻扎在西山和丰台的保护京师的大营也插手了购粮行列,更加减轻了粮价的上涨。
毓庆宫坐落在紫禁城斋宫右边,是一座工字形的宫殿,从乾隆天子开端,皇子就在这里读书,为了增加读书的氛围,进步皇子们学习的兴趣,也招进一些皇亲贵戚的后辈来伴读。不过大多是亲王、贝勒的后辈,起码也是不入八分公,学习的总人数也不等,多的时候有三四十人,少的时候也有十余人,像苏敏如许的远枝宗室是没机遇出来读书的。
如许统算下来,昌隆米行五千四百石粮食共赚了八万六千两银子。
苏敏也点头道:“我们要做大事成大器,目光必然要放远一些,只靠我们三小我是不成能完成强国富民的汗青任务的,我们要堆积一群有识之士构成一个个人,共同来达成这个目标。如果不是通过正路获得官职是要被君子君子鄙夷的,你本身就是腐朽之枝叶,又怎能去打扫腐朽之树木呢?我们不能用钱来买官,徐金书说的也有事理,但是我们要做繁衍生息的筹算,我看就把钱存在昌隆米行用来作为我们的股本好了,估计何求贵会承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