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家宴助兴,暖帐召幸(六)[第1页/共3页]
座上的太后却将凌姿涵高低打量一番,目光缓缓下移,并伸手扶着归芳起家,欲走下去开口道:“莫不是……有了?”
这底子不是甚么两个图腾,而是一个。就像这两枚图章,用了阴阳两种笔墨一样。
宸帝底子不是在咨询,凌姿涵他们天然也没权力说不,便齐声谢恩。
“箫和笛类似的多了去了,反正都是根管子,有甚么希奇的。若说像,到不若说是这两孩子更像。这钦天监也说了,两孩子的命相,本就是天生一对的。”
太子妃骨子里的礼节礼训束缚着她,两人的这类密切,在她眼中就是分歧礼法的,不要脸的行动,打心眼里就很不屑,可模糊中,却有股子恋慕之意在心底抽芽,令她看向他们的眼神都变得有些不是味了。随即轻哼了一声,却没再多话,倒是轩辕祈开了口,在一旁说着也不怕把腰闪着的风凉话。
现在细心想想,翡翠笛上的图腾是反过来的,如果和箫内的合起,是否也会是一个图腾?
“说道天长地久,朕到想起来了。老六,你还记不记得,前几日,承安云州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两块阴阳石章?”宸帝凝眸瞧了太子一眼,就转向一向温馨的自斟自饮的轩辕谦。
悄悄的倒抽了口冷气,凌姿涵嘶了声,并没重视到甚么第三碗,而是被扎了她手指的麒麟吸引住了。她凝神细心的看了看鸡血石,石章顶部的麒麟尾部,刻着一个奇特的图腾。这图腾竟然是――
心中骇怪不已,凌姿涵伸手讨来轩辕煌的那枚寿山石,两块拼在一起,那麒、麟才分解一对,并称麒麟。这两条尾巴都是朝内的,之间仿佛订交,合起一看,那图腾的纹路突然清楚,竟然练成了一个她熟谙的不能再熟谙的印记。
屏风上的身影仿佛僵了下,就不动了。凌姿涵微微眯了眯眼睛,起家朝轩辕煌看去,相视点头,先试了试音,接着由轩辕煌试音起调。
茫茫相思,重重人影,本有旧时明月风骨绰约,倒是梦里回顾,如烟,似雾……听了之前似真似假的故事,加上此时与笛声的融会,凌姿涵才第一次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是否,当年他就是如许的表情?
凌姿涵微微皱眉,悄无声气的打量着这两人古怪的氛围,余光看向太后,那慈爱的面庞上,除了沉醉,更多的是掩不去的欣然。她仿佛也堕入了回想中,却不知在为何感慨。
来不及多想,凌姿涵正要张口,就听太后的声音传来,令她悬在半空的心终究安稳的放下了,却不由有些犯嘀咕,感觉太后是想要袒护甚么。
凌姿涵的目光,始终不落陈迹的看着上座宸帝左手边的那展屏风,屏风后是她熟谙的人,可现在却让她感觉非常陌生。或许是出于摸索之心,看了好一会儿,凌姿涵在世人的目光中福身:“承蒙父皇、皇祖母不弃,臣媳就与王爷合奏一曲相思词,为家人助酒。”
但是,这图腾又代表着甚么意义?大抵,只要去问阿谁被烙在身上的人,才晓得吧。
“不过走神罢了,甚么罚不罚的。倒是你,是不是胃口不好,如何连着喝了那么多梅子汤,也不怕把牙齿喝坏了。”
人道是各个都想当天子的儿子,却不知,这天子的儿子恐怕是全天下最累的苦差事。
凌姿涵谙练的吹奏着,眼角的余光滑向屏风,那人影,还是保持着之前的姿式,手握酒杯,僵坐在屏风后,又仿佛是过于沉醉的在赏识这首曲子。不知是否是错觉,当她扫尾时,屏风后的人影朝她举了下酒杯。
“可你这曲很分歧,让朕想起了故交的箫声,真真可谓是‘余音绕梁,数日不消’,也不觉夸大。你啊,成就不敷,资格尚浅,还不敷以解释出那番风味。不过,这个年事,能达到如许的成就,实属不易了。就连太后,都被沉醉此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