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将会出现的暗器[第2页/共7页]
甩手出针讲究腕力,不该该甩大臂,应以小臂带脱手腕,手腕不宜坚固。凡练甩针者,先以纸靶击之,逐步缩小目标。少林有梅花针密法,据传可针出中空中流蝇。
乾坤圈是铁制圆圈,直径约15厘米,表里沿全数开刃,抛出后以旋飞击敌。艺精者可一手抛出两圈,但练成不易。曾有人掷出一圈,将丈余外的十支蜡烛一下齐腰截去,令观者大为赞叹。
在手掷暗器中,有一种独具特性的兵器,俗称乾坤圈,形如手镯,握手处浑圆,占全环的1/4,而其他3/4是扁平的圆弧,宽约3厘米,厚1.5厘米,其外缘薄,内缘厚,外缘上有5厘米长的锋利三角尖刺,除握手处外,其他各处都有尖刺,多至数十个。全部环重二斤多,一人可带两三个,置于身侧的皮袋中。手掷暗器是个种类繁多的兵器库,包含很多种暗器,如用手指扣紧,以指力弹出的暗器快意珠;用手抛出的中间粗、两端尖的铁橄榄以及非常流行的飞石等。
古来江湖上习练梅花针者浩繁,然技精者极少,皆因针体藐小,若不中穴位,结果微小。不过技精者据闻可针出中者立亡
梅花针渐成中医美容配角
江湖中能力仅次于孔雀翎的霸道暗器,系暗器大师七巧孺子打造。传闻七巧孺子平生熬白了头,一共也不过制成了七对。其表面是一只钢筒,内里装有机簧,机簧上附有七根带银针,射时劲道奇强。练七星彻骨针的人,都是摆布双手联,两筒共十四根银针激射而出,快且杀伤面大,令人猝难遁藏。(见古龙《七种兵器》)
手指剑是套在指头上的微型短剑,钢指环是套在手指上的钢质圆环,手盔是套在手背上的钢套,有崛起处。匕属于短兵器,旧时武林中人常把匕藏在腰间,或掖在鞭筒里,可随时拔出用于袭敌,因而又成了暗器。手锥用铜或铁制成,末端呈三角形,后边有柄,全长约2o厘米,可藏于袖中,出其不料击人。清朝喇嘛多随身照顾铜质手锥。
快意珠即人们顺手把玩的钢球或玉球,也可用山核桃。本日武林中人所用的快意珠,多为形制较小的钢珠,重量较轻,便于照顾,多取于废轴承当中。
1、梅花针的制作:针的大小、是非按照需求便宜,在根部相连,待打出针后,击中人身,五枚针刺在五点,形如五瓣梅花。
雷公钻由锤、钻两部分构成。锤为铁质,长约17厘米,木柄长约2o厘米,锤全重约1.5-2公斤,与浅显小铁锤类似,只是柄较短而锤较重。钻为钢质,有四棱,前尖后粗,前端极其锋利,末端最粗处为正方形,边长约3厘米。钻的重量在o.5-o.75公斤之间。利用时,用左手执钻,右手执锤,自后猛击钻底,钻子便可飞出。因为钢钻有棱,敲击时震力之大,以是左手必须戴上软皮套子,以防受伤。射雷公钻时,必须两手并用,并且锤钻两物本已粗笨,在攻敌时贫乏埋没性,以是旧时武林中也很少有人练习此技。但雷公钻射之力甚大,在15米内可重伤仇敌,其能力又是很多暗器比不上的。
飞镖,别名“脱手镖”,有三镖,有三棱、五棱、圆柱等形状,前面均为尖头。镖长约1o厘米,重约o.2公斤。镖的末端常系有红绿绸布,叫做“镖衣”,长约8厘米,有助于镖稳定飞翔。相传飞镖源于西域,北宋时,四川和尚道圆家得此技,后传至中原。到了清朝,武林中几近大家都学此技,至民国时仍然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