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接贤宾4[第1页/共2页]
“倒是读了,只是畴前跟张夫人亦学过的,竟还要学么?”
陈家本是商贾之家,虽不敢同谢府比,到底比平凡人家强些,丫头小厮也有一二。放在内里,没有说不好的,只一到谢府,却显得寒酸起来,总不是个滋味。
对于文房之事,陈酿向来也不大计算金银,徽墨、湖笔、宣纸,皆不差的。只是谢府的笔墨多是宫中贡物,外人何曾见得?更莫提平常消磨了。
“谢蓼?”陈酿一恁,道,“但是小娘子姓名?”
“小娘子早。”
项链璎珞倒不必戴,只换了个羊脂玉镯,想来君子贵玉,如此也是个读书人的模样。
七娘生在文官之家,本就染着股书卷气,这般简朴洁净就很好。
其间一应安插早已安妥,又换了七娘惯用的笔墨来,再无不当了。昨夜陈酿彻夜读书,听着书房外的动静虽小,却至半夜才罢。
琳琅慎重,阿珠机警,又是自小服侍惯了的,天然也能到处帮衬着七娘。而环月夙来细心,便留她在家中办理。
“小娘子的解,皆自张夫人,岂不闻万事哪止一解?何况乎诗书!”
七娘抬眼看他,还是畴前那般的端倪,却少了上元节时的傲气。
七娘是见过很多名家真迹的,看他笔迹超脱,端方中透着股萧洒,若得机遇,他日成名立室也未可知。
陈酿听罢,就着那张纸,在七娘姓名下写了本身的姓名。
七娘倒利落,也未几想,提笔便写下本身的姓名。罢了,便让琳琅递与陈酿。
好久未曾夙起,七娘还打着呵欠,一副不甘心的模样。几个大丫头只得硬拉着她起家打扮。
“这是我的姓名,我亦无字。”
“问陈小先生安。”
给七娘讲学的处地点陈酿的书房边,只分出一间来,拿帘子屏风隔了,又自有出口。
“诗书之解,少说有三。其一师之解,开蒙教诲,不成不闻。其二世人之解,人间民气,可窥一二。至于其三么……”陈酿转而看向七娘。
他自知是为何,一名小娘子上学,便如许大的步地,到底是官宦家才有的气度。
“凡读书学诗者,皆避不开《诗三百》。开篇《关雎》一首,可有何解?”
原是陈酿用心试她,谢诜早已同他说过其间原委。不过是张夫人嫌七娘率性娇纵,也不做功课,在女红上亦不消心,这才辞了去。
七娘心道,我恰是厌了,你若倦了,放我家去便是,园中风景恰好,何必这般相对坐着?
七娘接过那张纸,忽而感觉他有些可亲。
这些年二姐姐宫里去,并不能与她不时相见,倒是顶想的。思及此处,七娘又兀自伤感起来。
一想起在宫里做淑妃的二姐姐,七娘表情也好了些。
“张夫人说过,是讲后妃之德,像我二姐姐普通。”七娘带着高傲的神情。
七娘环顾了书房一阵,果是与畴前的绣房分歧。窗前几竿竹影,屏风上是水墨小景,盆栽树木自有一番清俊。
“父亲安排,自有事理。”七娘道,“至于张夫人,大略是蓼蓼恶劣痴顽,怠慢了人家。”
本日学里去,又在家中,天然不必穿得过分。七娘挑了件湖蓝暗纹交领长袄,配一条葱白苏绣留仙裙,压了个白玉禁步,用湖蓝流苏系了。
她字体娟秀,运笔也不见严峻决计。都道张夫人教得好,见这谢小娘子便知一二了。
“不拘写甚么,顺手写来便是。”
七娘早知他要问这个,幸亏畴前张夫人也教过,前几日略略复习些也就是了。
“前些日子给小娘子的《诗经》可读了么?”
“写些甚么?”七娘抬眼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