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雨霖铃2[第1页/共2页]
五郎只觉光阴如飞,不觉便到他了。贰心中默念:飞来晶满树,飞来晶满树……始终想不出。七娘等得不耐烦,只催道:
世人又是一番轰笑,倒是七娘兀自发楞。“采下玉盈身”,怎都笑了呢?
“闲翻比翼巾。飞来晶满树。”
王環一惊:
本日酿哥哥到时,恰是雨最大的时候。他衣裳沾了雨水,有青草和青石板的香气。雨天又暗,更显出雨水的光影来,那才是“采下玉盈身”啊!那才是神仙般的采下玉盈身。
她四下看看,见七娘书案上压了旧诗文,现在正有风吹着。因出句道:
“劳你念着。”许道萍浅笑道,“此处比来,料是不碍事的。”
“五哥快说啊!再不说,便罚酒了!”
“甚么韵呢?”七娘问。
她进屋又笑道:
“洛水影粼粼。出句是,又作团聚客。”
王绍玉又接:
看着五郎的模样,朱凤英心中也急。还不到本身呢,别卡在五郎那边。她那团扇指着五郎,亦拥戴催道:
“还说我那句好,偏她这句才风趣!人淋了雨,成个落汤鸡,岂不忙着掸雨?还‘采下玉盈身’,也太能挖苦人了!”
七娘低头轻笑着,那样的“采下玉盈身”,他们是未曾见过了。那样神仙般的陈酿,他们是未曾见过了。
他身边是谢菱,她似有些羞怯,许是不常见人的原因。谢菱偷瞧绍玉一眼,低声道:
“亏你们皆生在书香之家,倒是个顶个的俗人。句中高雅之处未曾见得,偏往那插科讥笑去解。我为此句一哭啊!”
“还怜得志宾。江天闻锦瑟。”
她姐姐朱琏与太子的婚事才定下,想是皇后有诏,往宫中多走动也是常事。
“我正盼着她呢!”七娘笑道。
“用个宽韵罢!你们别欺负我小,”王環道,“十一真如何?”
他忽想起天井中的太湖石,逢着下雨遍要生烟的。那景色极美,似置身江南普通。
“白沫水中匀。忽倒芙蓉蕊。”
朱凤英四下瞧了瞧,直坐在许道萍身边。因念着她的病,又见她服饰寡淡,遂问:
“还好我们皆带伞的,谁若真淋着,岂不成了朱姐姐口中的‘采下玉盈身’,由她讽刺了。”
七娘的院子倒是多柳,雨后看着格外清丽。陈酿深吸一口气,好似统统烦恼都溶解尽了。可他又有甚么烦恼呢?多是自苦罢了。
又该许道萍,这自难不住她。她对道:
一时世人皆笑起来。
“待我想想……有了!揉来梦里春。”
许道萍虽易对,却不爱头一个。朱凤英遂指了王小妹,由她顺次下去。
在坐尽是读书之人,这也轻易。世人皆道好。
“青烟石上过。”
许道萍只掩面笑来,又柔声道:
“本为着赏雨才聚在一处,老是要应景的。”许道萍道。
一时笑过闹过,世人也都累了。窗外的雨也停下,只窗棂房檐还滴着水。除仪鸾宗姬外,陈酿是最年长的。他不大爱与他们闹在一处,又因着骤雨初停,氛围格外清爽,遂至回廊下漫步一回。
她看一眼窗外,竹帘半卷,雨倒小了些。只道:
七娘一瞬欣喜,忙起家拉着她:
王绍玉起家招她至身边:
朱凤英故作感喟,一个个指着他们,点头道:
陈酿理了理神思,对道:
七娘与她好久未见,拉她身边坐了。朱凤英见世人坐定,遂道:
“这是我三叔家的小mm,单名一个‘環’字。三年前随她父亲去任上,现在三叔迁至汴京,她也一同返来了。方才传闻来谢七姐姐这里,巴巴的要跟来。”
“有了!卷起窗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