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小红鞋走天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影梅庵忆语[第2页/共10页]

虞山宗伯送姬抵吾皋,是侍家君饮于故里,匆急不敢告严君。又侍饮至四鼓,不得散。荆人不待余归,先为洁治别室,帷帐、灯火、器具、饮食,无一不瞬息具。酒阑见姬,姬云:“始至正不知何故不见君,但见婢妇簇我登岸,心窃思疑,且深恫骇。抵斯室,见无所不备。旁询之,始感慨主母之贤,而益快经岁之矢相从不误也。”自此姬扃别室,却管弦,洗铅华,精学女红,恒月余不启户。耽寂享恬,谓骤出万顷火云,得憩清冷界,回视如梦如狱。居数月,于女红无所不妍巧,斑斓工鲜。刺巾裾如虮无痕,日可六幅。剪彩织字、缕金回文,各厌其技,针神针绝,前无前人已。

犹忆前岁余读《东汉》,至陈仲举、范、郭诸传,为之抚几,姬一一求解其始未,发不平之色,而妙出持平之议,堪作一则史论。

姬孤身维谷,难以清算。虞山宗伯闻之,亲至半塘,纳姬舟中。上至荐绅,下及贩子,纤悉大小,三日为之区画立尽,索券盈尺。楼船张宴,与姬饯于虎¥,旋买舟送至吾皋。至至月之望,傍晚侍家君饮于拙存堂,忽传姬抵河干。接宗伯书,娓娓洒洒,始悉其状,且驰书贵弟子张祠部立为落籍。吴门后有细琐,则周仪部终之,而南中则李宗宪旧为祠垣者与力焉。越十月,愿始毕,然厥后回葛藤,则万斛心血所灌注而成也。

姬最爱月,每以身随起伏为去住。夏乘凉小苑,与幼儿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半榻小几,恒屡移以领月之四周。半夜归阁,仍推窗延月干枕簟间,月去复卷幔倚窗而望。语余曰:“吾书谢希逸《月赋》,前人‘厌晨欢,乐宵宴’,盖夜之时逸.月之气静,碧海彼苍,霜缟冰净,较赤日尘凡,迥隔仙凡。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或有月未出己[鼻句]睡者,桂华露影,无福消受。与子长历四季,清秀滨洁,明白暗香,仙路禅关,于此静得矣。”李长古诗云:“月漉漉,波烟玉。”姬每诵此三字,则几次回环,日月之精力量韵风景,尽于斯矣。人以身入波烟玉天下之下,眼如横波,气如湘烟,体如白玉,人如月矣,月复似人,是一是二,觉贾长江“倚影为三”之语尚赘,至“淫耽”、“无厌”、““化蟾’之句,则得玩月三昧矣。

余家及园亭,凡有隙地,皆植梅,春来早夜出入,皆烂漫香雪中。姬于含蕊时,先相枝之演斜与几上军持相受,(军持——梵语,意为净瓶或澡罐。)或隔岁便芟剪得宜,至花放恰采入供,即四时草花竹叶,无不运营绝慧,明白殊清,使冷韵暗香,恒霏微于曲房斗室,(霏微——犹满盈。)至[禾农]稼艳肥红,则非其所赏也。秋来犹耽晚菊,即去秋病中,客贻我“剪桃红,”(剪桃红——宝贵菊花名)花繁而厚,叶碧如染,浓条啊哪,枝枝具云罨风斜之态。姬抱病三月,犹半梳洗,见之甚爱,遂留榻右,每晚高烧翠蜡,以白团回六曲,(白团——扇子的一种)围三面,设小座于花间,位置菊影,极其参横妙丽。始以身入,人在菊中,菊与人俱在影中。回视屏上,顾余曰:“菊之意态足矣,其如人瘦何?”至今思之,淡秀如画。

姬初入吾家,见董文敏为余书《月赋》,仿钟繇笔意者,酷好临摹,嗣遍觅钟太傅诸帖学之。阅《戎格表》称关帝君为贼将。选废钟学《曾娥碑》,日写数千字,不讹不落。余凡有选摘,立抄成帙,或史或诗,或遗事妙句,皆以姬为绀珠。又尝代余书小楷扇,存戚友处,而荆人米盐琐细,以及表里出入,无不各登手记;毫发无遗。其细心专力,即吾辈好学人鲜及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