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1页/共3页]
正等着看好戏的明檀:“……?”
翟念慈虽不想悄悄揭过,可温惠长公主也不想将女儿家的冲突再分散开来,便做主压住了这事儿。
穿好丫环的衣裙过后,云旖跟在明檀背面,俄然没头没脑问了句:“王妃娘娘,我昨日出府买了只烧鸡,能从公中支账吗?我的月例银子将近花光了。”
“……?”
“……”
此言一出,世人面面相觑,畴前只觉这奉昭郡主爱谋事,没成想这永乐县主谋事的工夫,涓滴不减色于前者!
明檀:“没有糖糕,不给支。”
换过了?
世人分坐清溪两畔,延品好菜,酒盏还是置于竹排之上,顺水而下,可一次仅一杯,停在何人面前,便由上一轮停盏之人出题。
江绪前几日去了青州,一向没回,到底没赶上这场热烈。
若停盏之人答不上来,便要饮下此杯。如果答上来了,便可另指肆意一人饮下此杯。
暮春时节花香风暖,日子仿佛也过得比平常时节要快上很多。不知不觉间,旬日一晃,平国公府的暮春雅集悄悄到临了。
今次春正大街前还是是喧哗满当,可见挂着定北王府标识的车马bb而来,前头再是拥乱,也都在挤挨中腾出了一条道供其前行。
明檀踌躇之际,耳畔忽而传来云旖的声音:“王妃放心,我换过了。”
“周家婚事,本也不在周家蜜斯愿与不肯,她父亲在学子中名誉颇甚,姐姐嫁的又是李司业宗子,李司业继升国子监祭酒在望。你感觉,周家再议一门高显文官之亲,合适么。”
明檀也远远看着这场好戏,依奉昭脾气,直接将酒泼在翟念慈脸上也不是没能够的。
想到这,明檀不免有些难过。
“不想嫁给你的意义。”
只不过宜王佳耦铁了心要将奉昭远嫁蜀中,这些日子一向都关着奉昭,不准她再出门肇事。至于本日放她出门,也不过是应江阳侯所求,让江阳侯能在雅集之上,见见这位他要续弦的郡主。
她尽管获得自家王妃,哪还管得了别人死活,就是顺手与还未顺水而下的一大堆酒换了一杯罢了。
另有她家蜜斯赶上这云姨娘如何也和孩子似的,堂堂王妃一大早竟在和姨娘计算些个烧鸡糖糕!
上马车前她叮咛了声:“待会儿到了平国公府,你就好好跟着绿萼,绿萼如何做你就如何做,不要乱跑。”
原是酒盏顺水而下,停在了翟念慈面前。上一轮停盏之人不敢也不想难堪这位永乐县主,出题非常简朴,翟念慈答出以后,便指了奉昭郡主喝她这酒。
云旖直言道:“我昨晚有些饿,又不想费事别人,就想溜去膳房找些吃食,可王府太大了,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膳房在哪,就翻墙去外头买了只烧鸡。我还给您买了一包桂花糖糕,以是能从公中支账吗?”
“对了,你还没说,你的例银如何就花光了?”
“曲水流觞”是文人旧俗,无外乎将酒盏置于竹排之上,从清溪上游顺水而下,欲饮便端之。
“前几日我去了城东,赶上个小乞丐,见他非常不幸,便给他买了几个包子,成果俄然涌上来一大帮小乞丐问我要包子――”
是以这些日子,两府也算风平浪静。
很快,那杯酒便由婢女送至明檀面前。
翰林学士乃储相之才,驰名誉是功德,但太驰名誉,还尽以文官清贵为姻亲,不免有交友朋党、为登相位造势之嫌。
可众目睽睽之下,她不能不喝,也不能当众验酒。
可出乎料想的是,奉昭较着气得要说些甚么,可话到嘴边,竟又咽了下去,更出乎料想的是,奉昭端着酒,竟还真作了首牡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