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思凡[第1页/共3页]
“蔡九龄,就一唱戏的。”蔡九龄开朗地笑着,一口皓齿明晃晃的,言谈举止和浅显小伙儿没啥太大辨别,就是皮肤比较白嫩,张小花看着贼恋慕。
“程四爷贤明,不过这也能伶仃做一曲了。”
“都是瞎胡吹的老话,你还信?”茹秋兰唠唠道,“行了,不迟误你们了,看来今儿的戏就这么一场了,小花,我们来的不是时候,走吧!”
蔡九龄嘟囔了一会儿,低着头说道:“四爷,我不晓得能不能唱好……”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芳华,被徒弟削去了头发。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换水,见几个后辈游戏在庙门下,他把眼儿瞧着咱,咱把眼儿觑着他……”
蔡九龄摇点头,懊丧地对程四爷说:“四爷,你说得对,是我学艺不精……”
“小花女人,我这就把戏抄下来,你看看对不对。”
张小花想了想,既然话都说出口,也只能圆返来。
当蔡九龄从幕后蹦出来时,已经是别的一番模样。
敢情是就是唱戏的比赛!难怪程四爷正紧锣密鼓地排戏呢,必定是想拿个好彩头。
伊始,张小花的声音另有点打抖,不过越到厥后越顺溜,跟背顺口溜似的就出来了。固然唱得远不能和蔡九龄比拟,也还算顺,听到前面,只见茹秋兰忘了嗑瓜子,竖着耳朵恐怕漏了一段,而程四爷和蔡九龄已经是点头晃脑,程四爷敲着折扇打奏。
一曲结束,程四爷还眯着眼回味,半晌才一甩折扇,萧洒地翻开,赞叹:“妙!妙啊!好一个思凡,好一个男怕夜奔,女怕思凡!小蔡,你咋看?”
“小花女人,此次我就指着‘思凡’博它一个合座彩了!”程四爷送到梨园门口,看着张小花和茹秋兰上马车,才拱手告别。
张小花把故事讲了一个大抵,听得三人是心驰神驰。
“嗨!本来您都没听过啊!”
卸了妆,蔡九龄也去了一身女气,风采翩翩,剑眉大眼,英姿勃发,不过从他的瓜子脸,张小花还是能看出方才的表面。
“小花!你不是说不咋听戏的吗?”茹秋兰拉住张小花的袖子问道。
蔡九龄又蹦跶了,只是气得程四爷老脸通红。
“戏曲呗!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阿谁‘思凡’!”张小花顺口就说着,俄然认识到,这个年代不会还没有吧?
这段挺长,张小花是卯足了劲才唱完了,连舌头都快打结了,她当然是没能唱出思凡的精华,但是也表达了个大抵。
张小花忍不住佩服,程四爷可不是滥竽充数,他不但是在听曲儿,就连词儿他都听懂了!《思凡》本就是《孽海花》里的一折,说的是小尼姑色空,年幼时体弱多病,被父母送去仙桃庵寄活,色空耐不住念佛拜佛的古板孤单,擅自逃出了尼姑庵。
“别介!大奶奶都到这儿了,哪有屁股还没坐热就走的事理?您看着我们排都成,您是懂戏,你说这回插手‘梨会’我们选哪个段子好?”程四爷等候地看着祝氏。
张小花听了半天,终究问道:“秋兰姐,净听你们说‘梨会’的,到底是个啥东西?”
张小花咕哝着乱来,暗道自个儿还真不谨慎,转头别暴露马脚了。
回到春仁堂,果不其然,长青站在门外,虎着一张脸,看到祝府的马车,却又扭过甚去,一副“我活力了”的模样。
茹秋兰掩着嘴笑道:“四爷,您是里手,还问我一个内行人,我只是个听戏的,就能嗑嗑瓜子,哼哼曲儿!”
张小花叫小厮快点赶马车,她晓得长青那脾气,估计又是一顿训了。茹秋兰还没有纵情,在马车上还和张小花道家长里短,俩人都升起相见恨晚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