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龙卷万重涛(2)[第1页/共5页]
“这可说不好,我们花溪村世代捕鱼,谁晓得捕到的是龙王老爷的虾兵蟹将,还是龙子龙孙?何况传闻他本年的收成也很多……”没等这肮脏男人把话说完,渔父蓦地瞥见了李翠屏,只见她神采甚是丢脸,他忙向群情世人使了个眼色,道“都别胡说,这东方先生贪酒,说不定现在正在某一处喝酒也未可知呢!”
东方明赧然生惭道:“大嫂,我不是这个意义……”
东方明眼瞅儿子一片纯真表情欣喜,道:“爹爹不感喟了,我们莫孤负了面前这大好风景。”说完二人向船头走去。
东方明满面惊奇,两个孩子也听得出神。崔九只怕吓到两个小童,不好再卖关子,沉吟道:“这信是写给我那归天的糟婆子的。”
却说当下李翠屏寻不见东方明父子本就内心烦躁,面前这个小子又在这里扯谈乱道,惹得她恼羞成怒,便抬腿一脚径直踢向那小子的命门。那小子“哎呦”一声惨叫,捂住裤裆倒在地上,叫苦一阵便急身逃了去。
东方明未接话茬儿,在小桌上放开文房四宝,说道:“九叔,要如何写,您说吧!”
“你们知不晓得这大雨冲走了江头老于家的茅舍。百口五口命丧鬼域,真叫一个惨那!”一人冲大伙言道。
崔九听罢,不美意义道:“现在写东西的文人是少了,可纸墨却没贱价。我也是一时的心机,倒教先生破钞了……”
东方明接话道:“既如此这吃食我们留下,待我们父子从江上返来,再去大嫂酒坊伸谢。”
崔九喟道:“非论儒生还是渔夫,也都各有各的难处啊!畴前我们花溪村天高天子远,日子过得还算舒坦。前年却冒出个河伯所来索要渔课,百姓的日子愈发不好过喽!”
“爹爹,这是如何了?天如何如许黑?水如何如许红?”小子墨被醒来所见惊吓,失声询道。
崔九却话锋一转,低声道:“传闻现在朝廷兴文狱,写东西的儒生便少了,敢为百姓上书言事的谏官也少了。东方先生偶然功名也好,喜好笔墨诗文也罢,只是所写内容若不慎与那些罪臣之言暗合,怕是要被无辜连累了。虽说我们花溪村地处偏僻,但当今圣上耳通目广,万望先生还是谨慎为好啊。”
“唉!现在我老了,手上的活计也快干不动了,没有几年好风景啦!果儿父母亡的早,厥后我那糟婆子也离我们而去了。还真不晓得我这身子骨能不能熬到果儿她嫁人。本年我去城中请了一名纸匠做了些“京宵花银”烧给我那糟婆子,再给她去一封信,也让她在天之灵保佑我们果儿快快长大才好啊。”崔九凝睇着孙女儿哀伤道。
父子二人转头看时,倒是一个村妇模样的丰腴女子,怀揣一个青布承担,腰上拴着一个酒葫芦,朝他们急奔过来。那村妇面如春花,约莫三十五岁高低。她几步奔到二人跟前,把酒葫芦解开递与小子墨,又把青布承担在东方明面前摊开,脆声道:“俺这里有两张饼,半斤牛肉,另有一葫芦老酒,你们拿去江上用吧。”
庞大的水柱仿佛一条直飞入天的水龙,于惊涛骇浪中奔腾吼怒,震天骇地。一条水龙本已让人惊为天象,哪知在不远处水面,霹雷两声乍然又窜起两条水龙,翻江倒海普通缭绕合进。水龙顶端虬曲交缠,合而为一并入穹苍。暗中当中雷鸣电射,引来一片暴雨如洪。
“子墨他爹,俺本是北方人,你也是数年前才来到花溪村。俺亡了夫君,你又没了夫人,我们可算同病相怜,与俺发言何需求学酸丁冬烘吞吞吐吐?”李翠屏指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