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给太子上点眼药[第2页/共3页]
但是贺兰敏之却仿佛是没成心识到这一点,连他母亲武顺的奉劝都听不出来,还是是胡作非为,胆小至极。乃至杨夫人归天当晚,他竟然在康平坊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呵呵,皇兄不必解释,皇兄对小弟一颗拳拳珍惜之心,小弟焉能不明白?小弟想说的是,当初圣上已然同意,但是现在小弟返回,战事节流下来的那些粮食是否送到了受灾苍内行上?如果果然能够将那些粮食送到苍内行上,小弟这一番寝兵,也算是为百姓造福了。”
“嘿嘿,惹上你没甚么,惹上我就是自寻死路,你这不是说你一个堂堂太子还不如我吗?”李显天然听得出李弘话中的教唆之意,因而惶恐的说道:“皇兄此言,小弟实在惶恐,那厮之以是勇于****皇兄而顾忌小弟,实在是因为皇兄仁厚而小弟气度不敷宽广,对了,小弟另有一事想要就教皇兄。”
高宗闻讯大怒,但是真相如此,他就算再焦急又有甚么体例?只好命令王德俭先从各处凑出数万斛粮食应急,但是王德俭却说他连一千斛都拿不出来,并且提出辞职不干了,任凭天子措置。
李弘的上疏公然遭到了高宗的夸奖,朝中大臣也都赞美太子仁心仁德,一心为百姓着想,这一念之善不晓得救活了多少百姓。
至于李显承诺过的关于贺兰敏之的事,李显就更不消操心了,因为他晓得杨老太过分不了几天就会蹬腿了,等杨老太太一死,底子不消本身脱手,贺兰敏之就会垮台大吉。
李弘这一回没有落到好名声,反而赔出了大量的财物,真可谓是得不偿失,但是李弘却没有想到是李显在算计他,反而对武后更加痛恨。
“哦?七弟有何话要说?但讲无妨,你我兄弟还用得着这般客气?”李弘奇策得售,又被李显吹嘘了几句,心中对劲,跟李显也客气了起来。
“呵呵,能得贤弟如此包管,为兄也就放心了,那厮获咎了为兄倒也没甚么。但是他获咎了贤弟,那的确就是自寻死路,好了,时候也不早了,为兄该归去了,待得一个月后,静待贤弟的好动静。”李弘见目标达到了,也不再多说,便筹办打道回府。
“啊?七弟这话如何提及?”李弘觉得李显是在究查他诡计参与谗谄李显,面色顿时就变了,还好李显没有发明,定了定神又说道:“不瞒贤弟,这话实在是戴公所说,为兄当时并无此谈吐,为兄只是担忧七弟交战劳苦,同时又担忧七弟立下大功,会遭到某些人顾忌,对七弟倒霉,以是才劝说圣高低旨寝兵。”
李弘倒是不晓得李显的算计,他兴冲冲的返回东宫,与戴至德商讨了一下,当然没有提起李显,然后就向天子上疏,将雄师出征一个月所用的粮食细细算了一遍,然后要求从国库调拨数十万斛粮食,用以布施受灾的百姓。
朝野之间共同的赞誉令李弘的名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令李弘心中对劲不已,悄悄想道:“吾之以是能有本日,多亏了这位好七弟的提示,如果不是他那一句偶然之语,吾怎能收成到朝野之共同赞誉,嘿嘿,信赖颠末这一次,吾之太子职位必定是稳如泰山,母亲固然野心勃勃,却也再难以制衡。”
王德俭此人道情狡猾多智,加上其脖子上长有一颗瘤子,以是人送外号“智囊”,此人不等武后的号令收回,就早已暗中做好了筹办,待得收到号令后,立即向天子上疏,说是国库垂危,又因为本年气候干旱严峻,朝廷已经放出去了很多粮草,再加上前一段时候高句丽遗民背叛,朝廷为了平叛也破钞了很多粮草,是以各大粮仓早已经入不敷出,如果再将太子所需求之粮草取出,恐怕来岁的种粮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