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高宗也是演戏高手[第2页/共3页]
实在以杜审言之才学,本应当很快就能升迁,但是此人一贯恃才傲物,乃至连御史台的司宪大夫(御史中丞)杨德裔都不放在眼中,有一次杜审言被派去审案,返来后写了一篇判词,以后便大声鼓吹道:“杨德裔将死矣。”世人大惊,赶紧问其原因,岂料杜审言悠悠说道:“彼见我判词,且羞死矣”。恰是因为杜审言如此恃才傲物,以是获咎了很多同僚,这么多年固然幸运没出甚么岔子,却也始终没有再升迁一步,仍然做着他的殿中侍御史。
“啊?这这,圣上,微臣冤枉,微臣并非此意,实在是被这杜审言以下犯上之言气胡涂了,方才不经大脑胡言乱语,还请圣上不要见怪。”袁公瑜被杜审言这么一说,顿时吓得面色发黄,赶紧跪倒在地,抽抽泣噎的对高宗解释了一番,直到高宗黑着脸摆手让他退下,这出闹剧才算结束。
“陛下,微臣有话说。”怒不成遏的杜审言起首不顾帝后的不满和群臣讶然的目光,大声说道。(未完待续。)
但是朝堂中却仍然有三人没有表态,那就是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郝处俊,司列少常伯(吏部侍郎)裴行俭,另有一人竟然就是之前大声怒骂袁公瑜等人误国奸臣的殿中侍御史杜审言。
起首出头的是戴至德,只见戴至德朗声说道:“杜御史说的没错,所谓兵者,凶器也,在外作战怎可不杀人?为何诸公答应吐蕃杀我大唐军民,却不答应周王杀彼吐蕃将士?所谓刀剑杀与火烧,实在又有甚别离?周王立下大功,诸公视而不见,反而要圣大将周王召回申诫,难道是要置陛下与娘娘是非不明、不仁不义之地乎?不知诸公安的是甚心?”
戴至德以后,太常博士袁思古、王福畤、右相阎立本等人尽皆出列,批评袁公瑜是非不分,忠奸不明,蓄意教唆天家骨肉亲情,将他骂的体无完肤,成了天下第一恶人普通。
却见杜审言嘿嘿嘲笑道:“起首,袁舍人在朝堂之上公开鄙弃下官为小小殿中侍御史,但是袁舍人却晓得,吾之官职乃圣上所赐,如此说来,袁舍人不但看不起下官,亦看不起圣上,竟将圣上所赐官职如此鄙弃,又该当何罪?”
却听得戴至德上前说道:“陛下,皇后,微臣以为,周王为国立下大功,打败了吐蕃贼子,迫其退兵,实乃为国为民之举,但是我大唐赫赫声望,只需击退贼子,给其一个经验便是,无需发兵动众,攻入彼国疆界,再者说了,此一战我军战线拉得太长,粮草辎重运送困难,更兼现在灾荒不竭,百姓嗷嗷待哺,我大唐该当节流粮草,布施百姓,令其度过危厄。更何况周王远征数月,身材怠倦,倒霉生长,而将士们外出作战数月,亦是辛苦,是以微臣大胆建议,愿陛下与皇后命令我大唐与吐蕃媾和,令周王回朝与陛下、娘娘共享嫡亲。”
杜审言这一番话义正辞严,直说的袁公瑜等后党成员无言以对,朝堂之上顿时堕入了沉默,高宗本来筹办接管袁公瑜的建议,这时候也放弃了本来的设法。
袁公瑜见小小从七品上的殿中侍御史竟然当庭骂他误国奸臣,还建议天子把他砍了,并且不但是他,后党的大部分红员都遭到痛骂,顿时大怒,指着杜审言说道:“尔一个小小的殿中侍御史竟敢在此大放厥词,唾骂朝中重臣,实在是大胆妄为,谁给尔如此大的胆量?”
本来当初在朝会上,高宗传闻这杜审言很有才学,只不过因为李义府横加禁止,才一向没有考长进士,因而命令将其征召入宫,发明其才学公然非同普通,便任命其为殿中侍御史,令其掌殿廷供奉之典礼,纠察朝会典礼失礼和随驾揭露非违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