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第2页/共3页]
毕竟叶行远和子衍子这类千古第一的守城大佬学习过,也有充足的实际经历,再加上设备和战术上的上风,又怎怕一盘散沙的围攻。
这是天下大一统的根本。贤人合掌大笑,很久才对众弟子道:“天命在彼,如之何如?”
贤人一至,提心吊胆的连横诸国内心燃起了但愿,就盼着贤人能够再如当日保护次序普通,一举赛过叶行远,让他们得以苟延残喘。
贤人之道,一定就是绝对的真谛。但用于闭幕这乱世,却最好不过。叶行远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当然不会错过这些关头点。
有人道:“这可如何是好?强燕如此霸道,只怕灭齐以后毫不会满足,必定要西进南下,天下大乱就在面前!”
叶行远却晓得贤人毫不会是这个目标,他亲身迎到城门外十里,只见贤人带着高华君等人,手持竹杖,信步而来。
他竟然是生生以一国之力,在开阔的平原上,坚壁清野,挡住了诸国联军,战势堕入对峙,联军没法进步一步。
他问道:“同一天下以后,你又当如何?”
更可骇的是,燕国现在有一个安定的火线,资本取之不尽,源源不断。除了壮丁数量上另有优势以外,几近不怕耗损战。
贤人大笑,回顾身后诸弟子,又叹道:“我这般弟子,却没有一个如你的资质,若非三千年之遥,我真愿你传我衣钵。”
有人辩驳道:“燕国虽强,打下齐国也是出其不料。想要消化齐国一地,也很多年光阴,哪有那么轻易持续攻伐?其他诸国,若能连横共抗燕国,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他在学宫静思三日,豁然贯穿,终究调集弟子,宣布本身的决定,“道不可,乘桴浮于海。”
燕国一举取河东膏腴之地,现在人丁、地盘、军队,都能够说是各国最强。一时候民气惶惑,天下震惊。
叶行远早知有此一问,并不奇特,淡然开口道:“灭战国,同一天下。”
大臣战战兢兢答道:“启禀大王,现在燕国今非昔比,任命钟奇为相以后,北破妖蛮,西吞青丘,打劫了无数财产。现在兵精粮足,齐国猝不及防之下,被其攻灭的确是理所当然。”
一时候暗潮澎湃,说甚么的都有。不过占有支流的还是纵横家们,现在无数舌辩之士奔赴诸国,舌灿莲花,鼓吹连横抗燕之道。就连本来最强的秦国,也欢迎了很多如许的说客。
“诸国聚众虽多,不能长战,入冬以后,必定退去。”叶行远稳坐垂钓台,还耐烦为幼小的燕昭君讲授战事。
他固然没有贤人只手擎天的本领,但是颠末十多年筹办,在本身的地盘上打守城战,他但是一点儿都不怵。
各国联军占不到便宜,咬牙过了冬以后实在后勤跟不上,只能连续退兵。
贤人弟子们惊奇叶行远的学习速率之慢,贤人却非常对劲,笑道:“读书能有得意,便是功德。我且问你,燕国厉兵秣马,意欲何为?”
诸国固然都派出了军队,连南边的吴越两都城派了马队,但确切不成能长时候作战,顶多熬过了夏季,他们就得归去。
人少是燕国现在的软肋,但是他们盔甲厚重,兵器锋利,又是以多打少,以强攻弱,战损比极低,一旦消化了齐国的人丁,那真的能有囊括天下之势!
跟着秦国的插手,诸国连横势成,一齐攻燕,指责燕国无端灭齐,要退回燕国,重修齐国。叶行远早推测会是这类成果,也不担忧。
之前燕军是强,现在的燕军是灭尽人道的强,各种跨期间的兵器和设备加上完整的后勤体系,几近是碾压式的节拍。齐国现在固然弱了不复当年,但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