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传说不是传说![第3页/共3页]
盛本其理屈词穷,他晓得叶行远的话没错,但打死也不能承认,只能强词夺理,“照你这么说,我随口说话,便可入诗?历代先贤订正音韵,谱定格律,都是在做白工了?”
传说中,香君死而有灵,与城隍并受香火,固然不入城隍庙中,但亦有阴神之位格。她平生爱才,身后也是如一,传闻如果有人在墓前做出好诗,能得香君之赞,墓前必有异象,而后便能妙笔生花,写文作诗的灵气都陡增几分。
“纵使如此!你这诗鬼气森森,总不见好,你须改过了吧!”完整没有话讲,盛本其也只要红口白牙,咬死叶行远这诗不可,归正此时此地诗道权威就是他,他说不可,另有谁敢说行?
他这个事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所谓不以词害意,诗的魅力在于说话和格律音节,但又不成拘泥于格律音节,再说他这三字体也并非无有格律,只是格律的窜改罢了。
“香君之情操,我等早知,但叶贤弟这诗,借景喻情,景象融会,真真妙不成言。”香君都定了性,这些读书人也就回过味来,赞叹不断。
香君之慧眼,环球皆知,都有很多传播下来的典故,并且几百年来不知听了多少祭吊诗词。她亲身承认的诗,另有谁敢说一个不好?
只显灵不敷,竟然还当场献歌!世人不免又一次震惊了,明天真真不虚此行,竟然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数百年一见的盛景!
叶行远只当他们是跳梁小丑,他信赖大众的目光是雪亮的,大多数人固然在这一波言论守势当中保持了沉默。他们心中越是几次揣摩叶行远这三字诗,就越能感遭到诗句的妙处,这些个巧舌如簧的家伙又有何用。
但在场之人,心中都有一种欣然若失的感受,感情丰富的人不由泪流满面,仿佛亲眼目睹了香君出色而苦楚的平生。
“我就说这诗不简朴,只听叶贤弟吟诵一遍,我浑身就麻酥酥的,等香君再唱一遍,我更是连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忍不住鼻酸落泪。”一个落拓墨客点头晃脑,泪流满面,“恨不能早生三百年,安抚香君平生!”
叶行远还真从未见过这等厚颜无耻之人,都到这份上了,还要死鸭子嘴硬又有何用?
但是千万没想到,传说竟然在明天闪现了,香君显灵并不是传说,而是真有此事!
别人固然赏鉴程度有限,临时说不出叶行远此诗的好处,但此时群情却都被这首诗吸引了去,盛本其的诗早被人忘到九霄云外。只此一点,便能够看出两首诗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