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闲臣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不好相处的王若虚(一)[第1页/共3页]

只见这个王大人年纪约莫五十出头。方面大耳,脸庞白净,蓄着短须。常日里约莫是保养得不错,头发和髯毛都乌黑发亮,倒是边幅堂堂,非常严肃。

周楠心中想:这个王若虚很狂嘛,连七子都不放在眼里,五十岁的人了,慎重些好吗?

他摸了摸额头,装出才想起的模样,吟道:“昔闻史智群,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边曙,名月大河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淮水流。呵呵,写得不错,处江湖之远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史知县自比宋时范文正公,真真一派名流民风啊!”

明天来了约莫六十多人,再加上伴同和奴婢,起码在三百人以上,将一个偌大的简家大院挤得满满铛铛。人声鼎沸,到处都挂着红灯笼。

王主事口中的七子指的是明朝弘治到现在诗坛上的七个魁首人物,别离是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这些人在文坛士林名头极响,大多活着,有的人还和王若虚同朝为官,弟子故吏遍天下。王主事当众臧否人物,也不怕获咎文坛宦海老前辈?也对,此人本身就是言官出身,获咎人是他的本能。

有他承头也好,如此周楠倒节流了一大笔开消。他手头十两银子的公款还要对付接下来几天的查抄,茶水、炊事、鞋袜……林林总总也不晓得够不敷。

这引发了王主事的重视,也将目光落到周楠身上。顿觉此人身高臂长,风采恰好,心中变有了好感。听周楠自称卑职,心中也是迷惑。本日安东的县令、县丞、主薄和巡检不是都到了吗,此人又是谁?

这些家伙,前几日提及欢迎王主事需求大师出钱筹办的时候,一个个推三阻四,叫穷连天。好象他们明天百口就要成为路边饿殍一样,明天王大人一到,都跑过来拜见奉迎。看他们的身上的妆饰打扮,趁便摘下一块玉佩就值好几十两。

这些家伙也太抠门了,比起后代清朝的老西儿还卑劣。偏生他们要么有功名在身,要么有相称的背景,本身一个小小的吏员拿他们还真没体例。

见他吃憋,周楠忍不住嘴角一翘。

看到门口排生长队的车马和俄冠纶巾的本县士绅,周楠无法地骂了一句。

中间,史知县道:“此乃我安东县衙的吏员周楠。”

这也能够了解,明朝授官,不但要看你的科举名次,还得看模样。如果生得太丑,失了朝廷面子,安排事情的时候大多不好。

“如果一句话就能让你们醍醐灌顶,还需求十年寒窗读书做甚么?”王若虚冷冷地说了一句,顶得翁春说不出话来。

想想也对,改田为桑是直接拿他们开刀,不闹已是好的,如何肯拿银子出来给他这个始作俑者。何况,就算要使钱,直接给王主事不好,为甚么要给县衙?

约莫是想起当年和三五老友纵情诗酒时的恣肆称心,他道:“自从唐宋诸贤今后,诗词已鲜又如此动听心魄的佳作。我朝虽有七子诸公着力于古诗创作,却多是拾人牙惠,东施效颦,不堪悴读。说到底,还是他们的诗文中没有魂,没有情。埋头仿冒前品德局,只得外相,徒增小尔。前人云:诗乃心生。我辈作文时,当意在笔先,有感才气发。”

“忸捏,在垂白叟面前,小的这点文才又算得了甚么。”周楠也拜下去,连连谦善。心头倒是对劲,暗道:这首《临江仙》想必是史杰人上表朝廷的时候顺手加上去为他本身捞政绩老名声的,爱他明月好,蕉萃也相干,但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识得此中妙处,现在说不定已经在都城传唱开来。我获咎了翁春可说是将全部安东县文明圈子里的人获咎尽了,呵呵,封杀我,封杀得了吗?这才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都城可比安东大多了。锥子放在口袋里,想不脱颖而出都难。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