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安乐王[第1页/共2页]
殿中主位上供奉的恰是那位大慈大悲灵感观世音菩萨,右边陪侍一名脸孔慈爱的中年男人,应是陈昌口中的安乐王。
陈昌面前一亮,竖起大拇指赞道:“道爷好见地!客岁一名茂才旅游莫干山就是找老夫带的路,他在路上说这两旁的竹子都有称呼与讲究。黄多绿少者叫黄金镶碧玉,绿多黄少者叫碧玉嵌黄金。他还做了一首诗,说“莫干千重秀,翠竹十里深。若得长居此,不肯为神仙。”,老夫也不太懂,不过这位茂才旅游完就走了,老夫看他说不肯为神仙是假的。”
此时已经有人上完香返回,步队更显得拥堵,靠近庵门前时已经是人挤人、人挨人。张慕仙和陈昌跟着拥堵的人群一点一点向庵中挪动,日上三竿之时才进入庵中。
张慕仙转头向观音菩萨泥像看去,这位观音尊者手托玉净瓶,端庄安好、亲热驯良、不怒而威,凡有膜拜者,身上都会主动飘出一丝愿力,愿力飘出后当即被泥像接收,随即转向虚空莫名处。
陈昌恭敬道:“明天是“安乐王”祭日,大伙都是去禅源庵给他白叟家上香呢!”
张慕仙跟从陈昌出门,见到莲花庄的男女老幼都在陆连续续向西侧山脉赶,熙熙攘攘竟然有一两里的步队,沿途还不竭有人从其他处所汇入人流当中。
五更刚过,天未拂晓,张慕仙起家盘膝坐定,默运九转元功。半晌后听到东屋的陈昌和厨屋的陈二妮也摸摸索索起家,院墙内里陆连续续传来村民的喧华之声。
陈昌指着庄西山脉道:“就在西面的莫干山中。”说道此时就听到院外有人喊陈昌的名字,陈昌应了一声,向张慕仙道:“道爷您要不要同老夫一起上山,拜一拜安乐王?老夫此次去要要求安乐王保佑我那孩儿早日转正呢!”
张慕仙哈哈一笑,翘起大拇指道:“老丈好见地,一眼就看破读书人的虚假。”
张慕仙心道:“看此景象安乐王很受人敬佩,为何我从未看到过此神的质料?莫非是个野神?”就问道:“禅源庵是安乐王的道场吗?”
张慕仙心中动容,听陈昌持续说道:“大伙感念他的恩德,自发为他送葬。不知是谁提及押粮官救湖州百姓无数,应当被封王,该叫安乐王。一时之间湖州数十万百姓齐颂安乐王之名,诚意打动上天,观世音菩萨下凡显灵,亲口封押粮官为安乐王,陪侍禅源庵。”说到当日动人至深的场面陈昌神采潮红。
张慕仙心中沉吟,“禅源庵建在那边?”
张慕仙仓促看了一眼,忙将目光转开,观音尊者法力无边,起码也是金仙颠峰乃至是大罗金瑶池地,若长时候凝睇不免不被她发觉。
张慕仙听到“观音菩萨”之名,心中动容,这但是一名了不得的大能,她与如来同为五方五老,职位仅在四帝之下,因而更加猎奇道:“陈老丈能说说这位安乐王的事迹吗?”
张慕仙和陈昌坠在步队尾部,天气大亮之时一行人进入莫干山地区。门路变得更加狭小,两旁各有修竹万竿,一眼望不透边沿。
陈昌面露不悦,心想:“这道爷固然有些神通,但架子未免太大,安乐王如何会受不得你一拜?”
张慕仙心中诧异,起家来到屋外,透过篱笆墙见院外很多人说谈笑笑向庄西而去,不由问陈昌道:“村里有丧事吗?”
陈昌摇点头,“禅源庵是大慈大悲灵感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安乐王对湖州百姓有再生之恩,连菩萨都为之动容,亲身显圣湖州,法旨让他陪侍禅源庵,大伙就兑钱为他在禅源庵塑了金身。”
陈老夫眼露感激道:“两年前湖州闹饥荒,朝廷赈灾粮迟迟不来,大伙儿只能以杂草、树皮充饥,更有人去吃观音土。大伙都觉得会被饿死之时,有一个押粮官押送一批军粮赶往南越火线,见到湖州百姓的惨状心生怜悯,就将军粮擅自分给大伙。大伙靠着这些军粮活了下来,押粮官却说,军粮未运到,他孤负了皇上的信赖,但见苍糊口命,心中却安乐平和,说完以后拔剑自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