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西唐春》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03】正家财子[第1页/共2页]

西江月看了眼身边眼圈略红的木易,道:“海东青。”

老者望向书有“正通”二字的帆旗,浑浊双目乍现光芒,“这正家乃我们东越第一商贾之家,富可敌国,天然是有钱的。”

贩子中,面黄肌瘦,穿着陈旧的百姓们,正死死围着一家刚开张的粥铺,眼冒绿光。

沧州太守卢之泰,双鬓斑白,朝坐上年青男人拱手,深施一礼,“老朽代这沧州数万百姓,谢正公子援手活命之恩。”

她口中寥寥三字,已让人蓦地想到那遨游于六合间令媛难求的万鹰之神,傲然猛禽。

坐上男人不过弱冠之年,玉面朱唇,墨发长袍,席地而坐,繁华中竟带着三分书香儒雅之气。

西江月临窗而立,俯视城中簇拥而至的费事百姓,她墨玉清泉的眸子沁凉如水,“又是一年腥风起,最是天下无辜人。”

耳力极佳的木易,听着楼下一老一幼的对话,眼眶微湿,紧紧抱着身边少女,声音哭泣,“姐姐,木易想爷爷了。”

但又听那中年男人道:“只是以次需求布施数量过量,烦劳各位乡亲父老凭户籍前来领粥,无户籍者,还请到官府登记姓名籍贯,拿到凭据后,亦可支付。”男人说完,指了指不远处的高门衙府。

常常想到那卓尔不群,独爱一袭水月浅纱的少女,他的心,便如同擂鼓。

“若非贤侄及时送来军饷、粮草,补济全军,施助百姓,恐这沧州城不出半月便会呈现暴动。”卢之泰感慨,多年前诸国战乱,天灾来临之时,百姓易子而食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贤侄此次提出实名领粥之法,不但便于办理哀鸿,制止分粥不均,更可揪出他国安插于沧州的耳目,实乃一举多得。”

虽未亲目睹识正家富庶,但白叟却知那张大老爷在这正家公子面前,底子不值一提,“听那些外出经商的人说,正家赋税,堪比国库。”

铺前百姓闻言,皆大喜,高呼正大善人长命百岁。

儿时残存影象,垂垂涌入脑海,当时他与爷爷相依为命,为遁藏赋税才移居山野,他还记得,爷爷猎来的野兔最是肥美,却再也吃不到了。

与此同时,正通粥铺,三楼。

昔日都是西江月出运营策,施恩于他,本日,他终有机遇报之一二。

半晌,她才抬手重拍怀中少年脊背,倒是张口无声。

此中一名衙役,手举令牌,大声道:“卢太守有令,此次领粥,凡有不遵守次序者,一概杖打三十,胆敢违背者,当场杖杀!”

“眼下,你便有还这情面的机遇。”西江月声音颇淡,全不似她身上姿容气度那般夺人谛视。

他起家上前,双手扶住老者,“卢太守,这可使不得。”

卢之泰乃沧州太守,是官;而正家虽富甲一方,倒是士农工商中职位最低的商贾之流,于礼分歧。

百姓迷惑,领粥竟要出示户籍!当真匪夷所思!

小童捧动手中带缺口的黑陶碗,待他小口舔去最后一粒白米,才昂首看向正通粥铺前乌压压的人头,“爷爷,半月前,张大老爷家施粥七日就不再开门,这正大善人说要施粥三月,他家得有多少米粮才够呀?”

待送走卢之泰,正书韩回身望向面前美人屏风,笑道:“江月,我又欠了你一个大情面。”

世人纷繁回家去取户籍证明,无户籍者,亦快步奔向衙门,身携户籍者大笑上前。

人群中,两个身形稍结实的男人,环顾四望,凸起乌黑的颧骨上双眼深陷,泛着幽绿,二人刚推开身前老弱妇孺,欲上前领粥之时,却被藏匿于人群中的几名衙役死死按在地上。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