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盟(六)[第1页/共2页]
天子摆手一笑:“才见杜卿端方几日,又显出本相来,坐下吧,此处并无外人,不消这般礼数全面的,没得招朕烦心。”
官家将亲临金明池旁观水军练习,都城万人空巷,此时围墙外喧闹的车马已过尽,唯留几声秋虫的悲鸣。晓得杜老尚书已随驾奉养,杜书彦干脆衣服也不换,揽一件半旧金碧丝绒袍披着,借着蕉叶间几缕日光,一件一件的翻阅着书案上的文书。
“官家这顶势严肃,臣部下实在困顿,”杜书彦将玉子搁下,不由得叹道。
杜书彦心头策画,不知是何人所见,忙起家回禀道:“实是偶遇,臣传闻此人远赴都城,忍不住夸耀京中名胜,带他逛了几处热烈,还望官家恕臣浮滑之罪。”
“那小我的身份查到了吗?”
“他倒是风雅得紧,朕在西北路时如何没看出来,”皇上兴趣颇好的讽刺道。
不知杜大人把独子送到最不受宠的皇子身边侍读时,是否推测了本日的局面。
“河北军?那他和陕西道的高德兴能有甚么过节?”杜书彦不由猜疑道,接过手札顺手翻了几下,点头表示那人退下,一边命云墨端来紫米粥仓促喝了两口,便备马进宫。
门外候着的人应了,排闼出去,垂手立在桌前,禀道:“本日官家在朝上大大嘉奖了西军诸将,高德兴升了副枢密使,加封邺国侯。”
“爱卿本日有苦衷,”天子斜瞥了劈面的臣子一眼,垂眼笑道,“这盘棋下得凝重笨拙,不像你昔日风骨,但是那件事没有停顿。”
皇上此言如月透雾霭,杜书彦心中仿佛明朗了些许。
“公子,大朝晨的曹公公来讲,官家传您进宫下棋,”云墨递上漱口的青盐,提示道。
杜书彦伸了个懒腰:“这不刚散朝吗?等老爷返来了再去不迟。”
杜书彦叩送皇上分开后,便要随小寺人出宫,又有皇上的贴身寺人仓猝赶来,传口谕道,官家本日大悦,特赐桂花酒两壶,又赐杜书彦晚间宫宴御前奉酒。杜书彦忙伸谢天恩,仓猝回家改换官服,筹办赴宴。
“他暮年曾任一起转运提点,不过一两年吧,”天子顿了顿,“仿佛无甚大战,杜卿不知亦不怪。”
“臣遵旨。”
“是刘公公宣的,官家并未多说甚么。”
“传闻你比来和一个西北军的校官走得很近?”皇上拾了一只橘子缓缓剥着,随口问道。
天子看贰心有杂思的模样,干脆将棋子扔回罐中,朝远处静候着的寺人曹德让一招手,不时,便有宫女奉了桂花玉脂糕、蜜橘酥酪等点心并几样时鲜生果上来,将棋盘收了,退到水榭外服侍着。
“你报上来的文书朕看过了,秦凤路是要多安插些人手。至于兵部的事情你到底不熟,就交给冯瑞慈办吧。”
“一早便打发人去回了,那边上好的雅间给您留着呢。”
“待来岁新夫人进了门,公子便不去了,”瑞枝也跟着笑起来。
“高帅曾在西北路供职?臣如何未曾听闻。”
“公子您还说呢,大人走时看您没起,还发脾气来着,说叫您少去那些处所,”碧桃一边奉侍他穿衣,一边笑道。
“官家天然有官家的意义,不成随便猜想,”杜书彦净了面,坐下来,“对了,潘家楼的帖子可回了。”
杜书彦点点头,踱至外间桌前坐下,捧起茶来漱了漱口:“可有人回话?”
水晶帘在春季明朗的风中微微闲逛,隔着一汪碧水,水榭中的身着赭红常服的男人凝睇着下至中局的棋盘,落拓的玩弄着掌心中的几枚墨玉,仿佛并不焦急落子。
金桂稠酒的浓香还在衣袂间缠绵不去,端坐官家身边的姐姐那珠帘遮不去的幸运笑容仿佛尤在面前,杜书彦坐在书案前,给本身点了一碗茶汤,流云般的浮沫在茶色上聚成一句宫词,又缓缓消逝。他晓得官家赐他奉酒的深意,可让他近近的与贵为贵妃娘娘的姐姐见上一面,更让人晓得当今对杜家圣眷稠密,催促着他往夺目却伤害的深渊一步一步走去,如临弱水,唯待覆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