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群臣的心思[第2页/共2页]
毕竟史弥远欺金骗蒙,已经不成能再和外族有甚么联络,此次打算中有着力颇多,实在已经算是站到了裘穷的阵营当中,再加上他本来就是没有底线的人,只要许以重赏,他必定会兢兢业业,锱铢必较的检查各个官员,底子用不着亲身出面,就能最大限度的处理大宋内部的贪污败北题目。
这大宋朝廷民风如此,不贪污你都不美意义出门,大家有那么几本烂账的,即便是民族豪杰岳飞活着时,也是收了朝中各种人的很多银子的,更何况是他们这群本就贪婪的人?
他此时在思虑的倒是,为甚么以三省六部的几位大员为首的浩繁官员竟然会如此默契的一起支撑赵竑?莫非都被赵竑拉拢了?在赵扩眼皮子底下,作为太子的赵竑,竟然能悄无声气的拉拢大宋朝廷中三省六部的统统大员?他的手腕真的高超到了如此境地?
本来如果遵循裘穷的打算,金宋合盟以后,只需求抛出一个顶替原礼部尚书史弥远身份的钓饵便能够了,但是赵扩倒是一不做二不休,既然裘穷的证据指了然史弥远真的是个赃官贪吏,与金蒙有过买卖,那么史弥远就死的不冤,的确名真言顺。
此时裘穷底子不在此处,赵贵诚也是势单力薄,底子没有抵挡的余地,这场政变的结局已经必定了,辛弃疾天然晓得多说无益,没有呼应的气力职位,纯真的讲事理底子没有任何感化。
却说这时赵竑听了杨皇后的话,心中也是一松,既然杨皇后没有当场质疑,本日之事便算是灰尘落定了吧。
他们那边晓得史弥远曾经和金蒙停止过肮脏的买卖,出售过大宋的好处?
谁晓得赵扩想当然的直接把史弥远杀了,还亲身出面反腐倡廉,朝臣天然就会发急起来。
紧接着,赵扩再次一意孤行,直接将裘穷连升七级,大有立裘穷为皇储,继任天子的意义。
而赵扩当然也不晓得,杀了史弥远会有甚么结果,或者说他底子就没把史弥远放在眼中,以是便遵循裘穷的打算,开端峻厉打击贪赃枉法,只要找到了证据都是直接杀头。
既能够明正朝纲,又能够完整消弭金国的狐疑,还能够消弭史弥远这个唯利是图的小人,消弭大宋朝廷的一颗定时炸弹,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