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顾茅庐 长江之上的船摇 阿斗降生[第2页/共3页]
刘备谢过农夫,带着兄弟二人策马前行,行不数里,眺望卧龙冈,公然清景非常,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廓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富强,猿鹤相亲,松篁交翠,直令人觉得误入瑶池也。
秋去冬来,转眼已是寒冬时节,此时新野城守府中一片热烈,后院当中人声鼎沸,刘备与一众幕僚臣属齐聚后院,刘备尚能稳若泰山,而他的幕僚臣属倒是坐立不安,来往踱步。
“哗”
“嘿嘿,船后有舱,密不通风哦!”
“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亦或一两月。”
半晌以后,长江之上一艘乌篷船开端摇摆不休,使得船底泛出阵阵波纹,幸亏长江上本就波光粼粼,却也不甚较着,后代当中,车震者不知凡几,却不知这船摇可有人试过?
不过大师也不要以为如此取名与当时礼法分歧,汉末时还没有后代那些所谓的忌讳,当时候的名字倒是与现世类似,名字代表了父母的一种依托与希冀。
“哈哈哈哈……是为夫的不是,此事尚需为夫勤恳也。”
黄月英发笑的摇了点头,“也好,那我们此番就只看湖光山色,不睬天下大事。”
……
“呵呵,如此才对嘛!却不知贤妻筹算何时为我诸葛家添丁入口?”
林中几间茅庐,当是卧龙先生寓所无疑,三人上马,刘备亲身上前叩响柴门,却重视到门上贴着大红喜字,屋檐上更有大红灯笼高挂,心下一动,莫非卧龙先生方才结婚不成?
“云敢不消命?”
刘备闻言一怔,问道:“小童可知先生那边去了?”
农夫指着一个方向道:“此山之南,有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主私有后,汉室复兴有望,实在可喜可贺。”
颠末世人狠恶会商,颠覆了数十个名字后,最后由智囊徐庶提出的一个名字获得了统统人的认同,徐庶给出的,是一个“禅”字。
可此次没有任何人指责他,统统人都沉浸在少主出世的高兴当中,众文武臣属弹冠相庆,纷繁向刘备道贺。
张飞一下没反应过来,惊奇问道:“大哥说谁?”
叩门后不久,出来一小童相询,刘备和声道:“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卧龙先生,还请小童通传一二。”
刘备点头,道:“恰是,我等明日便解缆,再访卧龙先生,子龙,新野城仍然还要靠你镇守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亮现在方娶娇妻,只羡鸳鸯不羡仙,临时不想出去呕心血。”
刘备之前收养了一个养子,原名寇封,认他为父后改名刘封,徐庶在这个封字上做了文章,刘封刘禅,封禅,此便将世人跟随刘备之志透露无遗。
刘备亦是欢乐不已,连道同喜同喜,进屋探视过妻儿后,便命主子摆开筵席,与众同庆,后于席上刘备与众臣属共议,该给儿子取个甚么名字。
“先生与夫人乃是出门游山玩水,踪迹不定,不知那边去了。”
而房中一个女子凄厉的痛呼声不竭传来,倒是甘夫人分娩,城中最好的稳婆已尽皆到府,可这两个多时候畴昔,却仍然还没生下来,如何不叫人焦炙。
他有没有后,可不但仅是有关本身孝道,更首要的是,他身为一方诸侯,若无子嗣,臣属不免民气不稳,子嗣对一个权势能不能持续下去有侧严峻意义。
“哎呀,三弟,你莫要再走个不休,某头都要晕了。”关羽总算看不下去,出言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