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则天给的启示[第3页/共3页]
在这个期间,科举固然是士子们踏上宦途的最好路子,但科举及弟了并不必然在宦途上就一帆风顺,如果没有呼应职位的人荐举,很能够外派为官,当个七八品的小吏,好多年得不到升迁,更不要说到京为官。但如果得朝中有分量的大臣荐举,环境就完整不一样了,很能够就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很快就混的风声水起,如果在任职中再有不普通的表示,那宦途会更加的顺畅。
武则天也代天子亲身访问过贺兰敏之所荐这几人,扣问了一些事件,过后她赞美了贺兰敏之一番。说他识人非常有目光,以她所见这几人都是不错的人才,她奉告贺兰敏之,她筹办在看他们一段时候的表示后,再考虑要不要重新安排他们的职务。酌情予以升迁还是另换职位。
贺兰敏之点点头,“那是当然,李大总管平生交战无数,攻陷的坚城也数不堪数,有他亲身率军攻打新城,戋戋一座小小的新城,如何能反对李大总管所领的雄师!”
又一天凌晨,进宫当值的贺兰敏之被武则天传来问事。
唐军数次交战高丽。都是以新城作为冲破口,贺兰敏之不清楚新城的城防环境,但他从这环境上猜想,新城应当是最便利我军进犯,并且是易于攻破的,不然数次出征高丽不会挑选这个处所作为冲破口。李勣在战报中也说了然来由,“新城,高丽西边关键,不先得之,馀城未易取也!”
在其别人眼中,武则天陪侍在李治身边,会以为这是武则天对天子李治的体贴和关爱,在措置国事的同时还事事恭省,亲身摒挡天子的糊口起居,但贺兰敏之自是晓得,这是武则天最短长的手腕,把李治“圈养”起来,不让他和其他大臣打仗,将这个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置于本身的“掌管”之下。如许百官见不到李治,连李弘这个太子面见他的老爹,也非常困难。上呈天子的奏本要经她的手,李治的号令要她传达,能够说大唐的权力进一步把握在武则天手里。
为了不打搅李治的睡觉,武则天和贺兰敏之说话是在侧殿最偏阿谁处所的一个小间内。武则天在和贺兰敏之说了几句话后,就将一份方才收到的告急军报递给贺兰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