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无双战灵》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升任游徼[第1页/共3页]

但庞海也是委曲,他杀黄巾明显杀得不比邓虎少,没有十个也有七八个,可到了论功行赏,却反而大家把他撇在一边,这么较着的轻视,如何能够不让庞海窝火?

乡亭大街中间处的一块布告木牌前,高恒总算弄清楚了在这个东汉年代的详细时候。木牌上,用墨汁写着一份方才发自颍阴县府的海捕文书,追捕几名犯下了大案的逃犯,小龙山黄巾贼张才、张勇的名字鲜明在目。

单从服饰打扮来看,明显也是一名流人。

庞海身后的几名游侠儿火伴却不识字,连声急问:“庞大哥,写得如何?”

“县君看重,本不该推让,但我才疏学浅,实在不敢应允。不知显昭兄可否代为转告县君,我愿留在乡中,即使只是一介亭长,亦甘之如饴。”高恒委宛地提出了本身的设法。

“姓高的小子,给某站住!”街角处,一行人气势汹汹地堵住了高恒的来路,为首的黑大汉庞海,满脸肝火。

“自是先在县中为书吏,堆集资格,此乃宦途正理,尧光为何如此问?”郭宣有些奇特地看向尧光。

“只是可惜,现在他已陷于贼手,想必饱受折磨,也不知存亡如何了……”高恒面上哀思,郭宣则是不由赞叹了一句:“忠心护主,真乃懦夫也。”

郭宣这时似是想起了甚么,猛地一拍大腿,恍然道:“是了,高卿莫非便是前几日黄巾贼夜袭刘翁家中时率众驰援的高恒高尧光么?某几乎忘了,这高乡亭中,除了高卿,哪另有别的辽东学子?卿之功劳,刘翁早已报知县君,县君亦是奖饰有加。”

“中平六年啊,真是多事之秋……”

并且,高恒从其腰间的佩带的印绶便能够看出对方乃是县中官吏,并且品秩不低。毕竟遵循两汉轨制,能佩黄绶者,俱为俸禄二百石至四百石的官吏。

“哼,言而无信,不当人子!”庞海目睹高恒若无其事的模样,肝火更盛。

归正黄巾的名声已经完整臭了,往上面再泼些污水估计人家也不在乎,不是有句话说的嘛,债多了不愁。

“谁敢说我言而无信!”高恒早有筹办,反过来发兵问罪:“我先前受伤,行动不便,日等夜等,倒是为何连庞三郎的人影也等不着?”

“是啊,黄巾频繁,确系多事之秋。”一道感慨的声音叹道。

提起黄巾,郭宣仿佛感同身受般气愤:“黄巾贼子确切可爱,残害乡里,最是仇视吏士,前些年势炽之时,不知多少冠族庶门家破人亡!”

“喏,前次打赌,是我输了,为庞三郎写的诗赋早已备好。”就算庞海不来,高恒也筹办去找他,是以早有筹办地从身上取出一册竹简,递给庞海以后便回身而去。

“可贵使君不嫌,折节下交,那我唯有攀附了。”高恒谦逊隧道。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若非宦党祸国,朝政日非,黄巾之乱又何致于如此拖延。”高恒作忧国忧民状。

“六州歌头?”庞海扫了一眼,念了起来:“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令媛重……”

高恒扭头,这才发明身边竟然站着一名头戴帻巾,身着儒士常服,面白微须的中年人。对方三十出头的春秋,单衣布履,腰悬铜印黄绶,仅仅只是站立在那边,便闪现出了一种不泯然于众的气度。

“一诺令媛重!”庞海俄然对高恒大起知己之感,先前的各种不快和受人曲解的礼遇,这一刻仿佛都烟消云散了普通,“天下虽大,唯高君懂我!”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