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衣带诏事件(五千大章奉上,两章合一,求订阅)[第4页/共5页]
曹操见此,双眼半眯着,环顾了一圈,心中冷静念叨了一声:“本来就是你们这帮故乡伙!”
“那曹操与天子相距只要一个马头,其亲信之人,又在四周回拥而侍,二弟如果逞一时之怒,轻有行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则反倒成为我等之罪了!”
“恰是!”
刘协见此,不由的大声而喝。
望着两人的画像,董承点了点头:“然也!高祖开基创业,实赖二人之力!”
起初董承与天子见驾陆隔之时,便有人密报与曹操晓得,曹操听闻了动静以后,随即入宫而去。
将衣袍细心几次看了,倒是并无一物。
穿袍系带以后,董承便是告罪了一声,退了出去。
随后自穿锦袍,自系此带,令内史宣董承入。
伏完细细思考了一番以后,便是对着刘协说道:“臣有一计,陛下可制衣一件,取玉带一条,密赐董承,于带衬内缝一密诏以赐之,令到家见诏,能够日夜画策,神鬼不觉矣!”
刘希指着中间画着汉高祖容像的画像,开口问道:“吾高祖天子起家何地?如何创业?”
待伏完告罪而出以后,刘协便是亲身写了一封密诏,咬破指尖,以血写之,同时暗中令伏皇后缝于玉带紫锦衬内。
被夹在当中的刘协先是被张飞的大喝所吓到,后又见夏侯惇拔刀,心中早已惶恐失措。
刘协望着曹操嘴角的笑意,心中一颤,不敢不从。
曹操望着董承,笑语了一句,开口问道:“国舅何来?”
董承见此,心中惶恐不已,赶紧拭之。
刘协带着董承出了宫殿,来到太庙,转而步入了功臣阁内。
曹操的视野紧紧的盯着董承,冷哼了一声:“国舅受此衣带,莫非此中有谋乎?”
比及了翌日,曹操在朝堂之上,便是上奏天子要求田猎。
“那么汉这只鹿呢?”
曹操轻笑了一声,对着刘协行了一礼:“古之帝王,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
董承出了功臣阁,才过宫门,刚巧碰到曹操前来,孔殷之下却无遁藏之处,只得立于路侧见礼。
刘备沉吟了一番,随后缓缓的开口对其言道:“且宜秘之,不成轻言!”
只是刘协毕竟年幼,又长年善于深宫当中,被董贼等人把玩在手心当中,又哪有甚么箭术,连射了三箭皆是不中。
听闻了曹操的话语,荀彧、郭嘉对着曹操施礼感慨了一声:“主公贤明,我等不及也!”
“本日在围场之上,那曹操又身迎呼贺,无礼之极,只怕是迟早会起了异心!如果到了当时,我佳耦俩怕是连死在哪都不知!”
董承听闻了耳边的私语,呆呆的望着刘协,随后对其点了点头。
“但满朝当中,不是曹操的宗族,就是其门下,若非国戚,谁肯尽忠讨贼?老臣无权,难行此事,唯有车骑将军国舅董承可托也!”
听了伏完的话语,刘协也是点了点头:“董国舅多赴国难,朕躬素知,可宜入内,共议大事。”
话语落下,曹操便是脱袍解带还与了董承,心中却已是悄悄防备了起来。
听了曹操的话语,董承用手擦了擦脸上的盗汗,恭敬的对其回应一声:“君恩所赐,不敢转赠,还容我以其他之物相赠!”
刘备目睹着关羽欲出,仓猝摆手表示不成,关羽见刘备如此表示,冷哼了一声便不敢再动。
经历了强解玉带以后,董承心中害怕,不敢不从,只能是脱袍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