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吾妻真乃神人也》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64.第64章[第1页/共3页]

随后拿过那绣绷来,一点点地拆,指下孔雀垂垂暴露原貌,竹笙心机却跑远了。

一大朝晨, 街两边的铺子都有了伴计,然风大, 客人不会赶这么早上门, 是以各家铺子大多只开着一条小缝。连路边菜贩的呼喊声都稀稀拉拉的,仿佛被凌冽的北风冻住了。

可惜顶着虞家的招牌,却没折腾出虞家该有的风景。这家茶社关门已有半年了,大门上厚厚一层灰,落了道锁,进不得,只能从一指宽的门缝里窥得里边物件的影儿。

方才外边那人唱的那曲儿,清楚是主子小时候,芳姨总唱给她听的。主子幼时夜里轻易惊慌,睡着也常入魇,芳姨就在她床边脚榻坐着,一唱就是一整晚。

几人面面相觑,没辙了。

兰鸢年纪小不晓得,她内心却明白。

“我回府跟爷要钥匙去。”谨言手脚最勤奋,立马折身往回跑。

次日一大早,府里来了几个泥瓦匠,都是在县上做工的匠人。

这些年闻惯的味道仍如旧时那般叫她心安。

茶社一进门便见账柜,靠墙立着一面博古架,十几个格子,里头原是该放茶的,此时都已腾空了。左手边三间茶馆,背面的楼梯是通向二楼的,楼上处所大些,有茶馆五间。

“你如何总说沮丧话?”弥高嗤笑:“这也不可那也不可,从速回府里坐着去吧。”

“我哪有?”

“啊――”

“妥了!”

半里长的大街,食肆一十三家,大酒楼三家,布庄两家,绣坊一家,裁缝铺子五家,点心铺子四家,粮油店三家,牙行三家,另有甚么热锅子、古玩店、胭脂水粉、打铁铺、木工、卖鹦鹉的卖鱼的,零琐细碎开着。

他语气中的厌嫌丁点不收敛,冯三恪知他还因为谁做掌柜的事耿耿于怀,也不在乎,领着三个半大孩子,抬脚往离得比来的茶社去了。

“这是本家的铺子,钥匙天然不在我手上,我也懒得上门去跟老太太要钥匙。锁是甚么锁?”虞锦问他。

兰鸢嘟囔:“爷还说到处商机,如何我就瞧不着?人家卖吃喝穿用的都有了,我们还能翻出花儿来不成?再说新开的店没半来月如何打着名声,等开张的时候就要过年了,如何把本钱翻两番?”

等竹笙回了外屋,方才她放下的绣绷正被兰鸢拿在手里。再瞧一眼,先前绣了一半的孔雀已经顶了一只巨大的暮气沉沉的黑眼睛。

冯三恪放下心来,谢过两个保护,目送他们走了。再转头,兰鸢他们几个已经高欢畅兴进了铺子。

也许是昼寝刚醒,一刹时竟感觉眼睛疼,“芳姨”二字跟细针似的戳在她眼里。虞锦哂笑一声:“她惯会做这些小事收伏民气,都说咱虞家皋牢民气是一把妙手,可千万比不过妇民气计。”

冯三恪脑筋已经转了起来,账柜、桌椅都是现成的,能省很多工夫,只是这茶社他们开不起来,因为没人精通此道,再说寒冬腊月的,跑来喝茶的雅人也不会多到哪儿去。

本来能撑起一个府的锦爷,也像个浅显女人一样。

*

冯三恪忙把他喊住:“别归去了,天赋刚亮,爷还没醒呢。我们先在街上逛逛罢。”

竹笙揉揉她的头,“别瞎操心,忙你的事去。”

冯三恪愣愣道:“木锁。”

她和弥高年纪差不了两岁,又脾气反面,虞锦一不在的时候就要吵上两句,垂垂落在后边。冯三恪听得闹心,也不管他俩,和谨言走在前。

虞锦正在外屋坐着,窗下摆着一张八仙桌,她斜倚着桌沿,手肘撑着头,面庞暖和。冯三恪凝神瞧了一眼,只见锦爷在看一封信,看得专注极了,竟连他进门的动静都没听到。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