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吾妻真乃神人也》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7.第17章[第1页/共4页]

“说来听听。”

他是被弥坚引入府的,最后那几天也是这少年带他安设下来的,冯三恪对他的感激乃至比对虞锦的还要来得深切些。刚进府时两眼抓瞎,衣裳在哪儿领、月钱在哪儿领,都要去问他。

“春联、福字。”谨言道。

“爷要你们开铺子,为何不能开个如许的铺子?从乡间进腊八粥的各种食材返来,都放到店里去卖。往别家买得跑好几条街,往咱家买呢,一下就能挑完,只贵个三五文钱,你说别人乐不乐意?”

“就是这个!”虞锦笑了。

兰鸢急了:“是甚么你快说呀!”

冯三恪转头去看,竟是弥坚。

她脸颊微红,又是天生的好色彩,如许规端方矩穿好衣裳,反倒更叫民气神一漾。

冯三恪懂了她的意义,之前他娘和嫂嫂都在,家里琐事不需他操心。可到底是贫苦出身,耳濡目染的,比弥高几个要清楚多了。

本来,刚才是在沐浴……

这一刹时,贰心中迟疑满志,怀揣着庞大的欢乐,以及平生头回被人委以重担的惶然无措。

冯三恪没看她,仍望着坐在椅上的虞锦,四目相对,贰心口扑腾得缓慢,脱口而出:“是零嘴。各种味道的花生瓜子,八仙果、蜜饯、灶糖、番薯干、麻花、狗牙儿、鱼条……每家都会备上三五样零嘴,拿来哄自家孩子,客人来了摆出来也都雅。”

这么想着,虞锦便开口:“这点子倒是不错,真要做起来却没你们想得那么美。”

“乡户人家,一件衣裳穿三五年,过年买新衣的少;春联福字也少有掏钱买的,找村里会写字的童生老爷帮着写一副,送两颗菜也就是了;鸡鸭鱼肉,这也是有钱人家吃的,贫民家只在年夜吃一顿肉饺子,能省一点算一点。”

冯三恪摇点头,没吭声――夸甚么啊,就差把他扔回打铁铺了。

四人都低头沮丧的,没人仔谛听她讲事理了。虞锦也不讨嫌,话锋一转:“倒也不是不可。”

虞锦接了句:“县城里比乡间要好一些,可这几样买卖都是你们做不来的。”

冯三恪可贵与她心有灵犀,一时竟笑了出来:“唯独一样东西,过年谁家都不会省。”

虞锦浅浅白她一眼,也不辩驳。

谨言舌头都捋不直了:“那、那得来多少客人啊,咱能忙过来么?人挤人的,出了乱子如何办……”

兰鸢嘿嘿一笑:“弥坚哥给想的。”

冯三恪没敢多看,错开了眼睛。

仿佛站在狭缝之前,有幸窥得商道一角。

虞锦起居的屋子分表里间,他二人刚踏进外间,便觉屋里热得短长,原是窗边加了俩炉子,哔啵烧得炽热。

虞锦却笑道:“像如许的叫时俏货,一时走得俏,比如夏季的炭炉,夏天的葵扇,都是这个理,过了淡季就难卖了。做薄利买卖,谁家的价都差未几,比的是新意。如何留住客,如何招揽转头客,乃至叫转头客帮你鼓吹,一传十十传百,这才是本事。”

“鸡鸭鱼肉。”这是馋嘴的兰鸢说的。

“啊?”几人都是一惊。

兰鸢鼓掌笑道:“天然是乐意的!这寒冬腊月的谁情愿一趟趟得跑?家家都要喝腊八粥,一家总得买个一两斤!利虽薄,架不住客人多呀!”

到了饭堂时,府里人已经将近吃完了,正热热烈闹坐在一块儿唠嗑,冯三恪环顾一圈,瞥见博观在冲他挥手,走去那处坐下了。

见其他仨孩子还愣愣怔怔,她拿算盘挨个敲了一下,恨铁不成钢:“店是死的,人是活的,那么大个店只卖点琐细你们亏不亏,要做就做大的!”

“先说这腊八粥,好些人家手笨,熬腊八粥就把食材全倒锅里随便熬熬。你们呢,不要卖散称的粮食,你们将各种食材配起来,包好,一包是一锅的量,小米多少、红枣多少都配好,一份一份得卖,如许就能卖得贵一些。如果故意,还能够再备上一张票据,上头写明白锅里该先放甚么,熬多久再放甚么,如此不愁转头客。”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