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太子、裁军、用兵[第1页/共3页]
这九人中,徐庶和徐荣固然也都不错,不过比起三位帅才而言,还是差了很多。
“至于别的州郡,近似并州、益州,这些处所固然属于边郡,但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外族困扰,各地都督府军队的数量能够在三万的根本上增加一些,但也毫不需求增加得太对,以现在各地折冲府的府兵人数统计来看,即便是碰到了大战,也能在最快的时候内集结雄师御敌,以是常备军的数量不需求增加太多。”
同时,朝中文武官员都已经上了春秋,为了保持朝堂职员步队的春秋梯队,苏辰把司马懿、周瑜调入了军机处,诸葛瑾,鲁肃等人也被他调入朝中任职,担负六部主官。
现在高趁便是左武卫大将军,许褚乃是右武卫大将军,二人卖力宿卫皇宫,固然高顺不再担负司隶校尉,但能被天子托以宿卫职责,也是对高顺的信赖。
关平倒是有自傲,接到朝廷的令函以后,他上奏折谢恩,言语当中自傲不凡,特别是最后一句“请陛下放心,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必然管好荆州军务。”
没有抓到刘备,苏辰有些遗憾,不过现在大燕国力强大,一个小小的刘备也掀不起甚么浪花,他只是略微可惜了一会儿,就把此事抛诸脑后。
苏辰固然有些感慨,可也没有持续纠结此事,为了承平天下,总有人需求捐躯,相对来讲,燕国对兵士已经非常优渥了。
现在他已经是越国公,在交州数年,军功赫赫,这军机处几位大臣中,也就陆逊和周瑜的经历比他好一些,不过他也晓得郭嘉和荀攸都是天子的亲信老臣,以是他在军机处中勉强能够排进前五,比徐荣和徐庶要高上一些。
为了加强中心军队的气力,苏辰从中原各多数督府调兵,将禁甲士数扩大到一百万人,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军团,别离驻守在洛阳四周,四个军团的主帅都称之为多数督,级别比各州多数督高两级,禁军的多数督乃是正二品大员,各州的多数督普通是从二品或者正三品大员,比如现在的荆州多数督关平就是正三品,而交州多数督黄忠则是从二品。
封赏结束以后,苏辰又召令,立楚王苏进为太子,以华歆为太子太傅,步鹫为太子少傅,吕蒙为太子卫率等等,东宫属官在颠末父子两的商讨后,已经完整肯定了人选。
苏辰在皇宫当中访问了高句丽王,劈面怒斥高句丽王十大罪行,高句丽王战战兢兢,诚惶诚恐。随后苏辰封高句丽王为高丽国公,在洛阳赐下一座大宅供高丽国公居住,无召令不得出洛阳,高丽国公领旨谢恩。
实在苏辰的顾虑也是军机处的困难,现在的确没有需求持续保持这么多军队了,特别是徐州、兖州、冀州、荆州、豫州这些地区,又不在四边四角,不需求防备外族,保持数万乃至是十数万的军队只会糜费粮饷。
正月二十,苏辰封赏在凉州之战、巴蜀之战以及高句丽之战中立下大功的文臣武将,关羽被封为陈国公,鞠义被封为西平公,徐晃被封为郑国公,赵云被封为常猴子,黄忠被封为长沙公,鞠演三兄弟,鞠演被封侯,鞠光鞠英也都被封了伯爵,其他将士也都各有封赏。被封为国公的几位将军中,也就只要关羽被封为一等公,其他都是二等公,由此可见,跟着四海安定,国公之位也越来越难了。
“嗯,公达所言有理,那依你之见,是否应当将各地裁撤的兵士发配到这些边郡?”
“陛下仁慈!”
苏辰调集军机处大臣商讨此事,问道:“诸位,现在四海升平,朕觉得终究各地的都督府已经没需求再保持这么大的军队数量,一来是为了减少朝廷开支,二来这些处所少有战事,持续保持这么大数量的军队,实无需求,本日调集大师商讨,便是会商一下各地都督府应当保持几多数量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