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无敌之大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88章堵不如嫁祸[第1页/共2页]

所谓“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哪怕你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做不到一言而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仕子如此,武人也不例外,大唐军队有北衙天子亲军、南衙十六卫,加上数百折冲府,另有各地的边军,总数何止数十上百万,而此中的初级军官可谓是数不堪数,除非是机遇偶合之下得以立下盖世之功,还要碰到一个不贪墨部下功劳的仁厚主将,才有能够一步登天,挤入着朱服紫的行列。

这就是转嫁危急,从而转移天下臣民的重视力,对于这一套,从九重宫阙中一起拼杀出来的武后,那但是驾轻就熟,都不消思虑的。

实在,就目前的团体情势和第一阶段的战果而言,如果算上武后成心坦白的云州武懿宗部十二万雄师全军毁灭的丧失,团体上还是默啜占了上风。

程伯献既然站错了队,老程家既然一心一意地做李唐的孝子,那么,作为政敌,本就是你死我活的战役敌手,老娘我借你们的头颅化解我武家的费事,也谈不上甚么有道无道。

而他到底是一头猛虎还是一只病猫,武后心中尚存疑虑。在没有亲目睹到、亲身考校一番之前,对于提拔人才一贯慎之又慎的武后是绝对不会仅仅凭秦怀玉的一面之词,而妄下断言的。

现在,对于武厥后讲,朔方却成了一个变数,而这个变数固然全歼了小可汗忽必利部五万铁骑,不过,北地另有默啜的近二十万控弦之士,以秦怀玉手中的那数千伤兵能守得住吗?

如果武懿宗的事情被和盘托出,很难设想得知本相的天下臣民会如何对待武家人?另有那些阵亡将士的家人,会不会对朝廷、对她落空信心?

赵无敌的名字第一次进入了武后的视野,就在武后心中留下了很深切的印象,并且,得益于朔方大捷的东风,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印象。

但是,武懿宗是她的侄子,也是她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不顾政事堂诸宰相的劝谏,强行把他推上云州多数督的位子。

云州大败的危急找到了替罪羊,而朔方大捷又来得如此及时,从而一改朝堂上的低迷和颓废之气,大大鼓励了军民的士气。

对于豪门后辈来讲,宦途好似那大浪淘沙,一浪未息一浪又起,到最后能够留下的不过是最荣幸的几粒金沙。

是以,凡是能够身着绯袍和紫袍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也算是在多如过江之鲫的官员雄师中杀出一条血路,位列高官的行列。)

而大唐可谓是大败、惨败,其战损超越了突厥人数倍之多,让武后想想都牙疼得不可。

武后在心中对武懿宗是恨得不可,如果武懿宗现在站在她的面前,她定会把他给抓住一顿暴打,不如此不敷以停歇她的心头之恨!

武后本来是做好了朔方沦亡的心机筹办,别离派出武三思和沙吒忠义两路雄师总计三十万,一心要寻求默啜停止决斗,从而夺回落空的国土,挽回落空的光荣。

全部大唐天下有多少仕子、多少初级官员,另有多少基层军官?这个题目就算是兵部和吏部官员都没法答复。

是以,武懿宗丧失云州的事情就不能公之于众,起码是面前不可。只要比及武三思光复了云州,并将有关手尾给清算洁净,将云州大败的任务全都转嫁于程伯献的头上,然后,再把所谓的“本相”转告群臣,让他们给程伯献以及老程家议罪。

这对于一个豪门后辈来讲,能够简在帝心,让武后主动记着你的名字,的确比当个小官还要可贵,可谓是天赐良机,可遇不成求。

以是,她能够临时坦白云州大败的本相,但却只是临时性的,其目标不过是为了博得时候,好让武三思实施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之计,将天下人的气愤转嫁到程伯献的头上,从而将武懿宗给捞出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