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流亡的郡主[第1页/共2页]
他话音刚落,一个白发老妇人不知从那里冒出来的,鬼怪似的飘到少年郎面前,躬身道:“老奴见过郡主。”
屋子里空无一人,少年郎是在对谁说话?
一扇雕花梨木四时仕女水墨屏风将整间屋子隔成里外两重,外间一张高脚圆几,其上一盏光影摇摆的琉璃灯,是屋子里独一豪侈的物品,显得和屋子里陈列的风格极不相配。
老妇人没有昂首,衰老的声音中透着无尽的悲惨:“郡主啊,不是老奴多嘴。想当初,就凭一句捕风捉影的流言,老王爷,也就是您的父亲,另有您的百口数十口人可都是被她母亲所害,非论男女一概斩绝,大唐建国至今也无二例。
那承平也是她的女儿,听闻那暴虐老妇曾言,承平酷肖于她,呵呵,还能是甚么好东西!
少年郎的名字却本来是叫李兮若,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清秀淡雅,不过,却也贫乏一些豪气。
少年郎沉吟半晌,摆摆手道:“你归去吧!奉告你父亲和姐姐,只要一心为宫主理事,宫主是不会虐待你们的。就算是想成为四海居和鑫和号那样的富商,也不是没有能够的,不过,若敢对付了事,亦或是生出贰心,哼!宫主动动小指头就能让你们刘家烟消云散。”
扑通一声,刘三跪倒在地,额头触地,用颤抖的声音道:“刘氏满门愿为牛马,以供宫主和少主差遣,毕生如一,死不旋踵!”
而就在刘三方才回身拜别的时候,他却没有重视到,那一脸谦虚的驼背老头眼中却有精芒一闪,如一抹刀光,然后,两眼盯着他的后脖颈几次打量,仿佛在考虑从那里下刀。
老妇人的话勾起了李兮若的悲伤旧事,一双美目中水雾濛濛垂垂凝集成泪珠,在眼睛里打着转儿,毕竟是忍不住滚落出来,顺着两颊滑落。
她悄悄饮泣,戚声道:“也不晓得玉奴现在可安好?难为他小小年纪就寄人篱下,叶嬷嬷,我真的很想他。”
刘三一五一十将刘氏所言转述了一遍,非常详细,几近和扫尘老道与孙神仙扳谈的内容一字不差,看来这刘氏姐弟二人的影象力非常不凡。
郡主这么做是为了甚么?还不是为了李家的江山,为了洗刷先人的屈辱,为了规复秦王的荣光。既然如此,小王爷又何能例外?”
那神都洛阳城中,居九重宫阙,锦衣玉食,主子如云的才是公主和郡主。
他沉吟了好一阵子,喊了一声:“朱雀一!”
兮若不过是逃亡之人,过着颠沛流浪的糊口,整天行走在黑暗中,都不敢以真脸孔示人,不敢在人前祭奠先人。眼看着我李家的江山都要改姓了,却甚么都做不了,还算是甚么郡主?”
阿谁老妇欺夫灭祖,弑子杀孙,把李唐王室后辈杀得是人头滚滚,何其毒也!
一名少年郎做文士打扮,头戴一方青色幞头,身着一袭雨过天青色蜀锦交领轻袍,烘托出他的肤色格外的白净细致,吹弹得破。
少年郎美目扑闪,傲视流兮,嘴角微翘,嗔道:“叶嬷嬷,我不是说了吗?不要再喊我郡主。
少年郎背对着屏风,坐在一张春凳上面,嘴角暴露一抹含笑,凤眼一挑,眸光却凌厉非常,直射人的内心,让刘三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当即低下头,看着本身的脚尖,不敢直视。
少年郎开口,声音清锐,问道:“刘三,你姐姐都听到些甚么?”
这位少年郎生就一张很精美的脸,乍一看,眉似春山,眼若丹凤,一对眼眸如黑宝石普通熠熠生辉,小巧的琼鼻,小巧的樱桃小嘴……
郡主,您的家仇,再加上现在的国恨,全都依托在小王爷的身上。稍有不慎,秦王一系几代人、几十年的忍辱负重可就功亏一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