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这寿春有何用?[第1页/共2页]
“合肥于昨日便沦陷敌手,主公率军北逃,沿途为凌操将军援救,却又为徐庶所围于此地二十里外……”
鲁肃双眉微皱,“江东之兵,有七万之众,吾军虽小胜袁术,裹挟其部众,以九江数县之地,亦难养如此数万兵卒,如何与其为战?”
“若无汝,吾要这寿春有何用?”
周瑜挥军入城,命陈武率军领受东门,韩当镇守南门,孙权领受西门,朱然领受北门,程普、鲁肃等人,随他攻打袁术的大仲皇宫。
“骑卒沿河而上,乃是顺水行舟,他已到达此处,主公尚未派出骑卒传讯,更无一人杀出重围,公瑾为何还看不透……”鲁肃说道这里,已经泪流满面,话语哽咽。
“主公已命人顺势攻取合肥、成德,敌将孙静、孙河、孙翊被刺于马下,吾军已擒获凌操、徐琨二将,沿途收拢溃卒近千,缴辎重粮草无数。”
“将军”
鲁肃哑然发笑,“公瑾方才直言粮草,这寿春粮草甚多,吾军得之,可据数城而守,得偏安一隅之地。”
鲁肃指了指周瑜,“吕布此人,勇武冠绝天下,但有勇无谋矣,其与曹孟德有夺兖州之恨,两人此番,又因广陵陈氏父子降曹而尸下郅国易主,必起兵器,公瑾怕不是想坐观二虎相争,坐享渔翁之利矣。”
“子敬,汝听这喊杀声,吾军一举击败袁术,夺淮水以南数座重镇,拥民数十万之众,可北连吕布,与江东为战。”周瑜立于顿时,一脸意气风发,亲手毁灭一国,是多么战绩,他周公瑾之名,必在本日以后,传遍大江南北。
“汝吾同生、共死,如何背信弃义?”
“子义将军,火线战况如何?”徐庶见太史慈策马行至近前,含笑扣问道。
屯兵于下蔡的李典和于禁,徐庶并不会小觑此二将。
入内,长街之上,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每走一步,都能看到很多被鲜血染红的地砖,到处都是尸首,长街上并无火食,便是藏于四周住民楼中的百姓,也屏住呼吸,不敢收回涓滴声响。
“吾于渡口寻得渡船,顺势北上向将军求援,方能走脱,但船小唯有一艘,主公身侧另稀有百部卒,不肯舍弃,便走陆路。”
“回禀将军,乃是皇宫朝露台。”
“能与公瑾同谋大业,为主公效命,乃肃之幸也。”鲁肃笑道。
周瑜笑着看了他一眼,“知吾者,子敬矣。”
“吾军可顺势北上,屯兵于西曲阳、寿春之间,待火线战况汇报上来以后,再做决计。”徐庶并不急着率军赶往寿春大营,周瑜,乃孙策义弟,如果得知孙策身故,必然发兵来犯,持续追逐,这一战,固然击溃了孙策所部,斩获颇丰,但江东军也丧失惨痛。
“非是不救,而是救不得啊。”鲁肃满脸哭丧,“以公瑾之才,如何算不到徐庶于西曲阳赶至成德以北,设伏为何,主公兵不过数百,如何是徐庶麾下上万精兵之敌?”
周瑜面色微变,和鲁肃对视一眼,当即勒马回身扣问,“主公那边?但是合肥有失?”
周瑜沉默,正待命令劝降现在尚在攻杀的宫墙之敌时,远处长街上,俄然快马驶来一骑。
“江东军北来,七万之众,粮草,必然不敷,吾军只需死守寿春月余,便可令其不战自退,到时,公瑾可挥师直取下郅、汝南、庐江三地任一,则大业可成矣。”
“快,子敬,汝吾当即回师,杀奔成德,救援伯符。”周瑜当即勒马回身,便要命令攻城的程普所部撤回。
说着,周瑜策马先行,“子敬,汝可知,吾为何与吕布缔盟,而非曹操?”
寿春,南面城门大开,城墙上,到处都是残破的破口,现在,插满了“周”字将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