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江东六项(上)[第1页/共2页]
“吾欲遣精兵良将,在秋收之时,先行入山烧毁山越宗部粮草,迫使其下山一战。”
“山越之兵,自行耕耘,大多以内供盗窟之需,余下,便是在饥荒之念,下山劫夺。”
“此物吾定名为水车,倒是借江东江河之便,利于农耕之法。”
若不是这么一提示,他们倒是几乎忘了,面前的这一名,但是以一己之力安定江东四郡的少年雄主。
“后者,实为我江东亲信之患,少则三五年,长则十年,某定要断绝江东山越之祸。”
顾雍猛地站起家来,面色慎重,“少将军千万不成,倘若此物乃江东发明,乃是农耕重器,岂能别传,莫不是助涨别人……”
“那便遣人收敛流民、专门梳拢北来豪族、流民,登记造册,分派官田。”
“此计尚可。”孙邵微微点头,现在长江渡口全在刘奇麾下将士扼守当中,但效果必定微小,毕竟徐州、淮南固然多有战乱,但袁术、刘备、吕布等人,也决然不会听任人丁流失。
“第三,便是绝户之策。”
“江东之地,在前朝之时,有地广人稀自称,但北来人丁诸多,经上述一策,便可统计江东户籍人丁,以便吾实施屯田一策。”
“此农耕之法,须得重臣把守,不知二位可有人选保举?”
“北地耕牛乃是农耕之众,怕是很难……”顾雍面色游移道。
“对山越,吾有三策。”
“水车尔,用于农耕,便当天下之民,靠近江河,水势湍急可用,藏私无用。”刘奇微微摆手。
刘奇取出一张帛纸拿在手上,“尔等可记得中闰年间,十常侍毕岚监制翻车一事?”
“吾江东之兵祸,无疑二者。”
“北地战乱,自黄巾贼叛逆而来,天灾天灾不竭,多有北地士卒大富渡江北来,于江东结芦为生。”
“别的,便需二位先生制定招安条目,凡山越之民,肯下山归降,皆可成为我大汉之民,然山越之乱不成在为,其宗部之民,也会被分离遣送到各地城中。”
“二位再看此物。”刘奇抬手间,再次取出一张图纸,将其送到两人跟前,他目光看着有些欣喜的两人。
“不肯?那便尽屠之,可杀鸡儆猴。”
“别的,本将军欲大肆引进耕牛,出资向荆州、徐州等地采办。”
“善。”两人同时点头,他们对刘奇翻手当中拿出来的别致物件儿,已经有些适应。
两人对视一眼,看着侍从递过来的一张帛纸,细心看了几眼,顾雍率先惊呼,“莫非这图上所画,便是翻车?”
“嘶……”两人互换一个眼神,内心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寒气,看向刘奇的目光也更加的畏敬。
“前者有我雄师镇守边陲,无人敢等闲犯境。”这几战连胜,几月以内,持续安定陈瑀、严白虎、王朗、孙策等人,刘奇自认,北地的那些诸侯,也不敢等闲复兴站端。
“那么第二项,便是练兵。”
“若要屯田,耕耘必须便当,只是,现在江东尚未提高农耕,即便是少将军命令,变更民夫、兵卒停止屯田,又如何做到家家户户皆可耕耘大部田亩?”顾雍忍不住问道。
“是仪如何?”孙邵笑道。
“无他,便是这水车尔。”
“现经历战乱,江东四郡一统,豫章、丹阳、吴、会稽四郡,户籍须得重新登记入册,四郡田亩,须得重新测量。”
“还请少将军见教。”两人同时拱手一拜,暴露一副恭谨的姿势。
两人默不出声,这些年来,也有人这么试过。
“屯田制?”孙邵和顾雍对视一眼,前者拱手一辑:“少将军但是要在江东诸县全面推行屯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