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柳家大院(1)[第2页/共3页]
少说闲话吧,是这么回事:老王第一个不是东西。我不是说他好吹吗?是,事事他老学那些“文明”人。娶了儿媳妇,喝,他不晓得如何好了。一天到晚对儿媳妇挑鼻子弄眼睛,气度大了。为三个钱的油,两个钱的醋,他能闹得翻江倒海。我晓得,贫民肝气旺,爱吵架。老王但是有点用心找弊端;他闹气,不为别的专为学学“文明”人的气度。他是公公;妈的,公公几个子儿一个!我真不明白,为甚么穷小子单要充“文明”,这是哪一股儿毒气呢?凌晨,他起得早,总得也把小媳妇叫起来,实在有甚么事呢?他要立这个端方,穷酸!她略微晚起来一点,听吧,这一顿揍!
王家是住两间房。老王和我算是柳家大院里最“文明”的人了。“文明”是三孙子,话先说在头里。我是算命的先生,面前的字儿颇念一气。每天我看俩大子的晚报。“文明”人,就凭看篇晚报,别装孙子啦!老王是给一家洋人当花匠,总算混着洋事。实在他会莳花不会,他本身晓得;如果不会的话,大抵他也不肯说。给洋人院里剪草皮的或许叫作花匠;不管怎说吧,老王有点好吹。有甚么意义?剪草皮又如何低得呢?老王想不开这一层。要不如何贫民没转机呢?穷不是,还好吹两句!大院里如许的人多了,老跟“文明”人学,仿佛“文明”人的吹胡子瞪眼睛是该当应分。归正他挣钱未几,花匠也罢,草匠也罢。
事情可不能由这儿提及,得打头儿来。先交代我本身吧,我是个算命的先生。我也卖过酸枣、落花生甚么的,那但是先前的事了。现在我在街上摆卦摊,好了呢,一天也抓弄个三毛五毛的。老伴儿早死了,儿子拉洋车。我们爷儿俩住着柳家大院的一间北房。
我晓得,小媳妇的娘家使了一百块的彩礼。他们爷儿俩大抵再有一年也还不清这笔亏空,以是老拿小媳妇出气。但是要专为这一百块钱闹气,也倒罢了,固然小媳妇已经够冤枉的。他不是专为这点钱。他是学“文明”人呢,他要做足了当公公的气度。他的老伴不是死了吗?他想把婆婆给儿媳妇的折磨也由他承办。他变着方儿挑她的弊端。她呢,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可晓得甚么?跟她耍场面?我晓得他那些场面是打哪儿学来的:在茶社里听那些“文明”人说的。他就是这么小我――和“文明”人如果过两句话,替别人吹几句,脸上立即能红堂堂的。在洋人家里剪草皮的时候,洋人如果跟他过一句半句的话,他能把尾巴摆动三天三夜。他确是有尾巴。但是他摆一辈子的尾巴了,还是他妈的住破大院啃窝窝头。我真不明白!
张二和我的儿子同业,拉车。他的嘴也不善,喝俩铜子的“猫尿”能把全院的人说晕了;穷嚼!我就讨厌穷嚼,固然张二不是坏心肠的人。张二有三个小孩,大的捡煤核,二的滚车辙,三的满院爬。
老王的儿子是个石工,脑袋还没石头顺溜呢,没见过这么死巴的人。他但是好石工,不说屈心话。小王娶了媳妇,比他小着十岁,长得像搁陈了的窝窝头,一脑袋黄毛,永久不乐,一挨揍就哭,还是不竭挨揍。老王另有个女儿,大抵也有十四五岁了,又贼又坏。他们四口住两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