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在三国被杀了一万次》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自带干粮[第2页/共2页]

“白波贼号称十余万众,现在又得了处所豪强支撑……”皇甫嵩眉头皱了起来。

在这类环境下,无需接敌的弓弩武器具有极大的上风。

“请讲。”皇甫嵩道。

固然此时食盐还是民营,但朝廷仅仅收取的盐税也是一笔庞大的资金——前提是能收得上来。

为何不先进犯更靠南的猗氏、解县?这是因为皇甫嵩以为猗氏和解县南临中条山,进犯需求向南绕行。反而安邑与大阳之间地形比较平整,便于通行。

“那范先、卫固,固然也称豪强,但也只是解县柳氏手中乞食之犬罢了。只要我们暗中与柳氏联络,若能获得他们的支撑,夺回河东只是小事一桩。”王邑道。

皇甫嵩沉吟道:“谁可去联络那解县柳氏?”

掌控了盐池,不但能包管本身领地的供应,更是一笔庞大的财路。

战鼓敲响,皇甫嵩部押着五六百民夫,推着十余架云梯,云梯上站满了皇甫嵩本部的刀盾兵,从东、南、西三面向安邑城靠近。

三月二十七,晴,安邑争夺战开端。

矗立的巢车拉动绳缆,升起吊篮,尖兵到达车顶察看、通报敌情。

而作为本地地区的传统产盐地解池,又占有紧邻中原的交通之利,其首要性可想而之。

需求担忧的,是漫衍在安邑周边各县的白波军十几万人马,另有与他们勾搭的那些处所豪强。

皇甫嵩风格妥当,不愧是多年老将。

战役一开端,己方尚未呈现伤亡,就能通过长途兵器就能赐与仇敌数波打击。

“我以为,我们应抢先攻打猗氏,步步为营,往北推动,以免被断了粮道。”徐荣有了五千兵马的援助,规复了战役的信心。

因而作战打算就如许定了下来。

射声将军部也押阵向前,筹办与敌方对射,压抑城头的长途进犯。

全军到了安邑城外十里安营以后,皇甫嵩就命人去砍伐树木、制作攻城东西。又命马超率队巡查火线,以防被敌军阻断粮道。

这也是为何河东郡治耐久都位于安邑的启事。除了间隔,在这个期间,地形也是限定交通才气的首要身分。

此人倒是很有担负,晓得后代“谁主张,谁实施”的事理。

另一方面,平寇军加上徐荣部人马,绕过中条山打击安邑,进入河东最繁华的临汾盆地。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