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贼喊捉贼[第2页/共2页]
杨承业的传令声,如同敲响一面面战鼓,各部闻令而动,吼怒着各就就位。
但是,打前锋的噶尔马济农和金声桓还没到,驿马关的守将和驿丞就仓促出逃,驿卒开城献关。
杨承业正筹办把骑枪往前一指,建议冲锋。
不久,康松派人传回了让民气安的动静,平凉府已经发求援。
转眼,就到了间隔平凉府不远的小处所,平泉。
驿马关。
杨承业对此已经风俗了,乃至派给了刘廷封一个任务,兼任后勤的总调官,卖力构造家眷的行军和安设。
“有多少人?”
随后命令,亲军庇护降兵的家眷在火线,本身亲率步营,和金声桓的马队、察哈尔、土默特蒙古兵,在火线布阵。
因而挥鞭西指,雄师如出山猛虎、下海蛟龙一样,嗷嗷叫的冲向下一个目标。
“哼,算他们不利。撞到我的包抄圈,就别怪我不客气,送他们去见老朱。”
米粮川的南北两岸,尽是西行的兵马。
还没等他命令,就听到塘兵来报:“大帅,火线发明数量不明的官军。”
叫大师都别笑,就数杨承业笑的最大声,“这个钱得赚,屠将军和周将军,这个钱让你和弟兄们赚了。”
这是康松送返来的好动静。
被俘的傅启光等人面色丢脸,又感喟又点头。
到当时,杨承业这群身着边军制式、操着宁夏口音的官军,便能够顺理成章的“救济”平凉府。
杨承业已经设想本身在平凉府发号施令的模样。
杨承业正要命令加快行进,又来了个塘兵。
我凑,把我当作救兵了?
翻过山,刚到宽广的颉河东岸,就获得塘兵禀报:“大帅,屠将军和周将军已经进城。”
“好。”
带领这群兵士的,恰是康松。
明白大帅是甚么意义,二将立即出列,“大帅,我们必然会把事情办好贴。”
康松带着郭镇、郭隆和郭升,以及上千庆阳的降兵,拖着长长的步队,走入风雪。
来人还带了平凉府的求救文书,上面还盖着韩王府的印。
“这韩藩的王爷,还算能够。竟然晓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么个事理,赏银五百两。”
想到对方人少,杨承业到底是个十五岁的少年,起了玩心:“额们是山西的,属大同总兵曹文诏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