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说服徐永安[第1页/共2页]

老朱家的历代天子都晓得火药的能力。即便昏聩如大明战神堡宗,都曾往神机营大把砸银子。

毕竟,太祖爷时是靠着锋利的火器安定的云南。

徐瘦子苦苦要求徐永安:“二叔,我们定国公一脉,也该做一回惩奸除恶的豪杰了!”

“你情愿在泰山卫这边跟着我,就留下。不肯意,也能够挂个空头名衔领饷,留在曲阜吃苦。”

大明军队对于火药的管控极其严格。

常风和徐瘦子、刘瑾见到了徐永安。

徐永安眉头紧蹙:“保太子?跟我泰山卫武库里的火药有甚么干系?”

现在,这个打算的关头就是徐永安可否共同。

俄然,徐永安将手里的腰刀高低垂起,斜劈而下。

断念眼的徐永安,成了常风保储功臣之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以文人们以讹传讹、一人传虚万人传实的揍性,房屋的轻微震惊,将会传成房倒屋塌的地动异灾。

但京师内的靖难勋贵,一向瞧不上定国公一脉。

大帐内堕入了长久的沉默。

徐永安就像是一只受了惊的大蛤蟆般,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你要两百桶火药做甚么?难不成要造反?”

徐永安道:“我家先祖中山王薨前曾给子孙留下过遗训——徐家人不管为将为官,都不无能与国本大事!”

徐增寿则当起了永乐帝在南都城的内应。给燕军供应了大量南军谍报。终究被建文帝发觉,亲手杀死。

徐永安答:“两百桶。如何了?”

“清楚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都城里的勋贵也好,官员也罢,都视南京魏国公一脉为正宗的中山王子孙。”

常风面色平静:“世叔是要拿我的头颅,向奸党邀功请赏嘛?来吧!”

“哈哈哈!”常风俄然仰天大笑。

后永乐帝迁都。建国勋贵留南京,靖难勋贵迁京师。

至于怀恩在都城里留下的人,能不能通过“泰山异灾”窜改成化帝的情意,那就不是常风能够考虑的题目了。

“为今之计,只要在泰山制造一场异灾,才气窜改朝局。”

“京师定国公一脉,不算中山王的子孙,只算徐增寿的子孙罢了!”

常风问:“世叔,可否将统统火药全数给我?”

常风会让衍圣公和泰安知府刘大夏领衔,跟江南士族们联名给朝廷上书,禀奏泰山地动。

徐瘦子道:“二叔。我们这趟来不是为了我的职位。常风有要事求您。”

大部分勋贵都佩服宁折不弯的魏国公徐辉祖,鄙夷墙头草徐增寿。

成祖爷时是靠着锋利的火器马队横扫草原。

幸亏徐永安劈的不是常风的脑袋,而是边上的一张茶桌。

常风一愣:“世叔?”

常风问:“世叔,贵部武库存有多少火药?”

局势告急,常风已经顾不得保密了。他直言不讳:“我要火药,是为了保太子。”

徐永安正色道:“我是武将。武姑息应当尽本身的职责!庇护好武库里的火药,不过流一桶,是我的职责之一!”

徐辉祖坚信忠臣不事二主。为建文帝奋战到了最后一刻。即便永乐帝即位,他也毫不低头。最后被永乐帝圈禁至死。

接下来的步调就是辟谣了!他会让衍圣公充当谣棍,调集江南士族,衬着泰山地动,百里外的曲阜亦有震惊。

徐永安问:“你笑甚么?”

“太子废与不废,都是朱明皇族的私事。徐家人不能掺杂!”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