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七章 板藏与梁藏[第1页/共2页]

“整整花了五千两雪花银啊!是胭脂街的赎身银之最。”

常风道:“我哪故意机喝酒。他日吧。”

常风部下的力士们不竭有收成,查到了很多梁藏纳福元宝。

这个木匣里只要一枚“纳福”的百两银元宝。

徐瘦子见到此物大笑:“看来蔡侍郎也不如何行啊。绿竹还要靠翠玉胡瓜灭火。”

“如果倪都院把他的奇异小药方分享给蔡侍郎。绿竹又何必拿这劳什子过干瘾?”

持续查找,大厅中又查出了一块重一千五百两的银板。

徐瘦子笑道:“公然有货!”

随后将白银熔铸成汁,浇筑入井字石槽中。凝固后就成了银板,上面再铺上青石板。

常风在大厅里走了不到二十步,只听得脚下收回“嗡”的闷声。

常风拿起翠玉胡瓜看了看:“还是缅玉的,水头都泛动了!拿到市道上,能卖八百两摆布。好了,闲话少说,办闲事儿吧!”

常风将部下的五十人分红十队,每队一架梯子,到蔡府每一个房间的房梁上查找。

他走到了打扮台前。打扮台上放着一个镶嵌着宝石的匣子。

徐瘦子道:“成啊,猪头肉就蒜泥,越喝越急。常爷,走着!”

徐瘦子长叹一声:“唉。可惜,如此神功盖世的武林女妙手,蔡侍郎一垮台,就让我们万批示使接到府里尝鲜了。”

可惜,那位蔡侍郎费经心机命人铸的纳福元宝,没能纳福,反而招来了灾害。

常风翻开匣子一看,内里竟是一个翠玉胡瓜。

徐瘦子一脸坏笑:“绿竹可不但是嘴上工夫。传闻......”

全部蔡府共查出“纳福”银元宝三十八个。总计三千八百两。

常风无法的说:“没了。”

常风上了梯子,在房梁上发明了一个木匣。他将绳索先搭在房梁上,又拴住木匣,将木匣滑了下去。

板藏,藏银体例的一种。

徐瘦子翻开木匣,朝着常风喊:“上面另有货嘛?木匣里就两个一百两形制的银元宝。”

未几时,银板被凿成了几十方碎银块。录账校尉拿来大秤过了数,这块银板公然是两千两。

“文人骚客们有句考语来着。‘绿竹啸声镇武林,红玉嘴大吃八方’。”

常风预算了下:“五尺长,四尺宽,两指厚。这一块银板大抵有两千两。弟兄们,上凿子!”

若青石板下没有银板,小轮子蹭过,则会收回清脆的金石之音。

若青石板上面铸有银板,小轮子蹭过,会收回“嗡”的闷声。

此谓之“板藏”。

三日抄家时限,已过了两日。

力士们服从,用撬杠撬开了四周十块青石板。

日暮不抄家。常风留下值夜看管的十小我,领着其他弟兄跨了明净凳,走出蔡府下差。

先查的是大厅的房梁。

此物名曰“寻银镫”。

徐瘦子扶着梯子,常风爬上去检察房梁。房梁上亦有一个木匣。

故板藏之银,别名“贼何如”。

徐瘦子笑道:“昨夜在怡红楼累着了。彻夜不去了。我到你那儿去,咱哥俩喝顿酒如何?”

坚铁所制的凿子放在银板上,用大锤在上面砸,很轻松就能将银板凿碎。

梁藏顾名思义,就是房梁上面藏银。既能埋没财产,又能镇宅辟邪。

他下得木梯,看了看那俩银元宝。只见两个银元宝上都刻着“纳福”二字。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