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正德南征[第3页/共4页]
江彬笑道:“常老侯爷是看破尘凡了。在我看来,权斗其乐无穷啊!”
常风劝江彬:“我跟你说句交心的话,争来斗去有甚么意义呢?不过是你方唱罢我退场,我方唱罢他退场。”
江彬道:“我查到了一件通天大事,不知如何措置。特来就教侯爷,您是厂卫的老前辈,吃过的米比我吃过的盐都多。”
“兵变一旦产生,结果不堪假想!”
常风祖孙三代齐齐高呼:“谢皇上隆恩!皇上,圣明啊!”
说到此,正德帝话锋一转:“但朱宸濠反势很大!照此下去应天都将不保!朕决定了,御驾南征!”
正德帝一脸暴怒的神采:“欺天啦!朱宸濠竟敢造反!还敢企图介入应天!应天那但是太祖爷的立国之地,大明的南京!”
“封常青云为南征讨贼随驾经历官。掌雄师文书事。”
麦兵备叹了声:“唉。现在兵权尽归镇守寺人和总兵。南昌的林公公下了调令,我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兵马被调走。”
江彬答:“正德八年夏季,宁王谋士刘养正进京。曾与钱宁谋画,将宁王世子过继给皇上。”
但挨揍官员的品级从五品上调到了从四品。
常风道:“江伯爷,我们当着明人不说暗话。你是怕与钱宁争权,我会站在钱宁一边。故本日来摸索我的态度。”
正德十四年,六月。
孙燧道:“处所官有守土之责。宁王兵变近在面前,我明知是死,也只能守在南昌。”
“封尤敬武为南征讨贼前锋将军。率所部兵马出征。”
“皇上,圣明啊!”这个诱人的老六天然是常风。
孙燧堕入了绝望:“江西的卫所军本就兵力不敷。一下调到闽地三万人?这是江西一半儿的驻军呐!”
王守仁沉默不言。没有体例了。当下他甚么都做不了。只能坐视宁王兵变的产生。
“钱宁有勾搭宁王谋反之嫌。”
江彬笑道:“侯爷真是风趣啊。言归正传,比来我查到,正德八年时,钱宁做过一件用心叵测之事。”
为了禁止正德帝南巡,文官策动了第二次跪谏。
“我晓得,你们与宁王交好是皇上授意的,并非心胸叵测。”
“是可忍,孰不成忍!”
江彬分开了书房,常破奴走了出去:“爹,江彬说甚么了?”
“拟旨!封常风为南征讨贼戎政尚书。专管叛军谍报事。”
就在此时,王守仁的信使来给常风送了一件东西。
再闹将下去,朕连正一品的内阁首辅照打不误!
“朕之前主张南巡,诸位爱卿以为一来扰民,二来糜费颇巨。朕深觉得然!朕决定了,打消南巡!”
二人来到了书房。
“守仁兄,现在朝廷已经从我手中收走了江西卫所军的兵权。我即便提前提防,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常风笑道:“哦?江伯爷如何来了?没陪侍皇上嘛?”
孙燧坐到椅子上,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宁王招募的那些匪贼、盗贼,已齐聚南昌及四周府县招摇过市。”
这二位的驻地都是南昌,却急仓促的赶来了赣州。他们迫不及待的要见南赣巡抚王守仁。
“我能集结的人手,只要巡抚衙门及各府、县的差役,加起来不及两千人。”
此次正德帝还是老模样,让江彬、钱宁卖力廷杖跪谏文官。这回打死的人比前次少,只打死了六个。
江彬道:“常侯爷,我晓得自古疏不间亲的事理。钱宁从弘治初年就跟着您了。你天然与他亲,我则是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