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把户部给常家,常家便既往不咎[第2页/共4页]
且将兵马司交给一个女人统辖。这是自武周以来开天辟地第一遭!
常风道:“那只是第一个前提罢了!我另有第二个前提!”
杨廷和问:“常兄,可否借一步说话?”
杨廷和正跟阁员杨一清产生狠恶的争论。
杨廷和开门见山:“我晓得,你要查伍符、林廷玉、高文达有没有背景。”
杨一清道:“常风是甚么人,你比我要清楚。此人虔诚且朴重。即便大权在握又如何?”
已是春末,诏狱门口那颗引魂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变得富强葱茏。
常风答:“第二个前提是,各省督抚应共同皇上派出的统兵勋贵、镇守寺人,老诚恳实交出兵权。”
两天后的春夜。本日是常恬的生日。
常青云始长幼年,口无遮拦:“不对啊祖父,你不是常说嘛,这事上没有偶合,只要偶合的假象。”
常风不动声色的问:“哦?甚么事?”
常传闻言一怔。
第二件事,尤敬武将福建“兵变”的本相写成了陈情奏疏,八百里急递朝廷。
“他奉告我,木骨都束处所,有个叫克列苦的国王,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注:郑和下西洋停靠东非海岸时,将非洲称为‘木骨都束’。)
常风笑道:“免了吧。伍符、林廷玉、高文达那三块料关在了你们北司的诏狱。我出来提审他们,天然要跟你们打声号召。”
大明建国到现在一百五十多年,历经十帝。真正能对文官权势做到全面压抑的天子只要四位。太祖、太宗、宪宗,外加一名正德天子。
文官个人想要窜改优势,在福建搞出“兵变”,借以争兵权。
杨廷和咬了咬牙:“好吧,常风。我承诺你。你现在越来越像一小我了。”
常风道:“皇上是筹算开任用女将的先例啊!”
“只要我想,我能够让石玠和内阁里的那位死无葬身之地!”
正德帝说这话,看来是想连文官最后的一点兵权也给剥夺。
钱宁赶紧道:“福建之事乃是南镇抚司卖力。侯爷固然提审他们就是了。我们北司毫不插手。”
常恬好吃。他的丈夫又管着光禄寺阿谁厨子衙门。彻夜的生辰宴天然是海陆八珍,甘旨好菜。
常风却道:“爹能耍甚么手腕?这只是偶合罢了。既然朝廷信赖你,你就该失职尽责,好好当差。不要孤负皇上对咱常家的恩荣。”
福州三卫实际上并不是伍符所禀报的“兵变”,只是浅显的闹粮罢了。
杨廷和惊奇:“你不是说不究背景嘛?”
杨廷和是多聪明的人?当即明白了常风的企图:“户部尚书空缺,左侍郎又被派去西南。那户部不成了右侍郎常破奴总掌?”
“爹,这内里是不是你耍了甚么手腕?”
同时,王妙心马不断蹄赶往福建,以锦衣卫南镇抚使的身份,将拟任山东巡抚的伍符、致仕官员林廷玉、高文达缉拿。敏捷押送回京。
尤敬武干了两件事。
“我为官几十年,真的是看累了!罢了,明日我也上奏疏,告老回籍!”
刘笑嫣道:“对了,本日我入慈宁宫看望太后。赶巧碰到皇上给太后存候。”
钱宁和江彬走了过来,给常流施礼:“侯爷。”
“都说天子千万岁。可纵观史乘,哪有真正千万岁的君王?”
杨一清叹了声:“说来讲去,还是触及到了‘争权’二字!大明不管文官还是武将,勋贵还是外戚,想得应当是如何通力合作,帮手君王初创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