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抬棺西征》卷终(八千字章)[第2页/共8页]
这世上没有完人。他频频交友权贵,极尽吹嘘凭借之能事,为文官所不齿。
马文升没有当即答话。等程敏政走远了,他才抬高声音说:“刚才你跟礼部的程部堂并肩而行。他是此次会试的主考。”
文章好,运气差,名落孙山的人有的是。
从帅帐出来,常风去看负伤六处的徐瘦子。
“我看本科守仁兄定然高中进士。或许还会跻身一甲或二甲前线。”
弘治帝凝睇着三份奏章,蓦地间大吼一声:“西征之前,凡参劾过威宁伯的言官,一概撤职!”
王妙心点点头:“成。那我就先回卫里了。”
这是个金饭碗,一向能够吃到大明朝分行李拆伙儿。
这一夜,真可谓是惊六合泣鬼神。阎王见之胆怯,玉帝见之老脸一红。
弘治帝动不动就咳嗽,神采也发黄。说话气味微小。一道旨意下一半儿,萧敬就要给他捋后背顺气。
翌日,御门早朝。
数万边军将士,齐齐痛哭流涕。那声音震天撼地。
王妙心道:“您是说,用反间计撤除巴勒孟旰?”
那就去都城吧。
他的部下们也获赏颇丰。张安、郝善官升一级。李俊、朱槿、吴江等人皆得赐丰富的内帑银。
常风说了句实在话:“此次建功,不是小婿的才气多强。只是运气好罢了。”
“皇上赐了你世袭批示同知。看着吧,明天来道贺的人,恐怕又要踏破门槛了。”
数万人合唱的《红巾军歌》,回荡在贺兰山的天空中
司礼监秉笔钱能,在安宁门前代天子驱逐装着王越衣物的棺椁及三位功臣,并传旨封赏。
他想见见唐寅这位名冠江南的大才子。最好能顺手收成商定弟子。
刘健赶紧劝止:“皇上,言官传闻言事乃是祖制。再说参劾过王越的人太多”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破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百姓不为主。”
遵循脚本,接下来唐寅会跪地叩首,感激涕零:多谢程大人抬爱。此后您就是我的教员。师徒如父子。此后您就是我寄父!不,亲爹!比亲爹还要亲!
因为二人都是久在行伍,武人身板,身材方才的。
弘治帝见到三人,夸奖道:“你们这一回帮手襄敏私有大功。”
在都城中,他只是个好逸恶劳,贪吃好色的浪荡勋贵。
但他这么做,并不是寻求繁华繁华。他已是伯爵身份,另有甚么好寻求的?
秋末,常风和张永、徐瘦子踏上了回京之路。结束了这趟跟随王越的抬棺西征之旅。
一个能动员部下打败仗的统帅,部下们会发自至心的恋慕。
徐溥已经告老回籍。现在的内阁首辅是刘健,次辅李东阳,阁员谢迁。
“至于京中的荣葬。我们带几件王公的衣物归去。建衣冠冢就是。”
“被言官们瞥见,又要有风言风语。万一你会试拔贡.朝廷官员的嘴,碎得跟贩子恶妻普通。得避嫌啊。”
徐经要求唐寅与他同业赴京,并拍了胸脯,表示能够包唐寅统统花消:我们一起上住五星级旅店;坐奔死,绕死来死,绝对不坐马自达;排解孤单找歌儿舞女,都找最高端最贵的!
“赐常风世袭锦衣卫批示同知。”
张永跟常风筹议:“常爷,皇上命我们还京的圣旨,起码要一个月才气到。”
倒像是翻江倒海,游刃不足的活龙。